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br>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①<br>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倡导平等,但并不否定社会管理中的等级结构,而且反对平均主义。马克思对平等的关注,主要因为那是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以“平等”为口号来建立资本主义。后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平等”的来源。从平等在西方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和个人的平等观的生成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是如何看待公平和公正的。二公平正义观的历史演进脉络<br> 人类的发展是以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开始的。在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在这里,平等概念的内核是任何人都不受另外一个人的奴役。当一个人欺负了另外一个人时,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要进行报复。当一个氏族欺负了另外一个氏族,要进行复仇。而报复和复仇都是以平等为限度的,不能做得过分。当报复或复仇做得过分的时候,就破坏了平等,影响了公平,从而会产生新一轮的报复或复仇,从而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由于人类以平等为起点,因此造就了人的自尊。自尊就是每个人都要求自己被平等地尊重和自己的人格不能被污辱。人会因为听了一句辱骂自己的话而冲动杀人,就是因为人格是不能被侮辱的。所谓人格不能被侮辱,并不是说自己需要高高在上,而是不能被贬低为奴才或动物,需要具有平等的人格。<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