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1071504
  • 作      者:
    姜广辉著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姜广辉, 1948年生,黑龙江安达人。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师从侯外庐先生修中国思想史,1981年毕业。其后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思想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主编、《朱子学刊》主编。2006年底受聘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文化史、简帛学、中国经学史、宋明理学史、清代思想史等。主要论著有《颜李学派》、《理学与中国文化》、《走出理学——清代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多次赴国外及港台地区讲学。多篇论文被译成外文发表。199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自1995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选收作者30年间学术论文23篇,分属简帛学、经学、理学、“实学”四个研究领域。论文所要解决的是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所采用的是义理与考据相结合而更偏重于考据的方法。作者指出,八十年来学者把写好哲学史(思想史)的期望过多地寄托在“方法论”的创新上,导致此类著作的写法与观点变来变去,因而在许多历史学者眼中,哲学史(思想史)最不像一种历史。作者从中国两千年积淀下来的考据学方法中汲取营养,强调“论莫定于有证”,以为文献考据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考证历史上的“事件”,也可以考证历史上的“思想”。相信《义理与考据:思想史研究中的价值关怀与实证方法》对什么是经学、理学、“实学”等问题的回答,对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学科的建设定有裨益。
展开
精彩书摘
  皮锡瑞《经学通论》:“孔壁古文罕传于世,至东汉卫、贾、马、郑,古文之学渐盛,其原出于杜林,与孔壁古文是一是二,未有明据。”同书又说:“马郑注古文十六篇,世以为孔壁真古文,而马融云:逸十六篇,绝无师说。既无师说,真伪难明。”
  我们也倾向认为,杜林所得漆书《古文尚书》,或许就是西汉中秘所藏《古文尚书》经新莽之乱而散落民间者,但《后汉书·杜林传》说杜林所得漆书《古文尚书》只有一卷,以通常情况而言,一卷书的篇数不会很多,而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引马融《尚书注》的内容很多,如果马融《尚书注》是以杜林漆书《古文尚书》为底本的话,那杜林的漆书《古文尚书》可能不只一卷。或者马融、郑玄等人的《尚书注》的底本另有来历。
  其次,关于《逸书》十六篇亡佚的时间问题,皮锡瑞提出:“《汉·志》所云‘中古文’,似即孔壁古文之藏中秘者,非必别有一书,而此中秘书不复见于东汉以后,则亦如龚氏所云毁于更始、赤眉之火矣。”即认为孔壁《古文尚书》亡佚于两汉之际。朱彝尊也说:“终汉之世,下及魏晋,莫有见之者。故赵岐注《孟子》、高诱注《吕览》、杜预释《春秋》,凡孔氏增多篇内文,皆日‘逸书’。”然而这种论证也许不能成立,因为“逸书”二字,既可以理解为已逸之《书》,也可以理解为伏生所传二十九篇之外的《古文尚书》,《逸书》十六篇久佚,复出于民间,不为博士所习,孔颖达《尚书正义》“《尧典》”题下引马融《书序》说:“逸十六篇,绝无师说。”汉儒重师承,无师说则不敢强为之解,因此马融、郑玄等人的传注只解伏生所传之二十九篇,其外的十六篇皆无传注,所以谓之《逸书》。这里所谓《逸书》者,非逸其文,而是其说逸而无考。此即如阎若璩所说:“郑注《书》有亡、有逸,亡则人间所无,逸则人间虽有,而非博士家所读。”
展开
目录
序言:思想史研究与考据学方法
——姜广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的成绩
一、简帛学
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
《尚书》今古文真伪新证
——战国楚简《缁衣》所引古本《尚书》的资料价值
关于古《诗序》的编连、释读与定位诸问题研究
附一:古《诗序》复原方案
附二:古《诗序》白话文翻译
上博藏楚竹书《周易》中特殊符号的意义
关于郭店简《老子》三组简文的传本问题
试论汉初黄老思想
——兼论马王堆汉墓出土四篇古佚书为汉初作品

二、经学
通论
经学思想研究的新方向及其相关问题
重新认识儒家经典
——从世界经典现象看儒家经典的内在根据
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
——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
思想的权威与权威的思想
——先秦的圣人崇拜与经学的发生
政治的统一与经学的统
——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从钦定经学到自由讲学
——唐宋时期经学思想的更新
乾嘉考据学成因诸问题再探讨
新思想史:整合经学与子学
专论
邵雍的“加一倍法”与“二进制”的一致性
梅鹜《尚书考异》考辨方法的检讨
——兼谈考辨《古文尚书》的逻辑基点
梅鹜《尚书谱》的“武断”与创获
阎若璩与《古文尚书》公案

三、理学
宋代道学定名缘起
论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
“宋学”、“理学”与“理学化经学”

四、“实学
“实学”考辨
明清“实学”研究现况述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