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19世纪的一名英国法官查尔斯·鲍恩(Charles Bow-en)以这样的比喻来形容“形而上学”,他说形而上学的特点是“盲人在黑屋子里寻找一只不存在的黑猫”。布莱德利(F.H.Bradley)也有类似的说法,他认为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为我们凭直觉判断事物寻找一个蹩脚的借口”。形而上学遭到这种苛刻的评价,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门哲学带有主观性。形而上学是对终极实在本质的研究,即存在的本体。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它给哲学家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就世界本质而言,亚里士多德及以后的哲学家们必定都要思考上帝的存在、时间的本质、动因的现实、存在的本体等这样一些问题。
在上帝存在、世界本质这些问题上,哲学家往往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且以哲学家思考存在本质的问题为例。形而上学派认为凡是存在的实体都由物质构成或带有物质属性。例如,绝对的唯物主义者完全否定心理现象的存在,而唯心主义哲学家的观点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存在于意识之中,我们所说的物质世界其本原是精神的,或至少是依附于精神的产物。为此,乔治·贝克莱主教(George Berkeley)说这个世界只不过是上帝心里的一个想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