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出死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16587
  • 作      者:
    霍韬晦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霍韬晦,当代思想家、儒者、教育家、文化学者。现任香港东方人文学院院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并被北京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亦为北京中国文化书院海外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建国六十年,人间一甲子。中国走过了漫长的革命斗争的道路,如今正在开放,经济生活正在改善,国际地位正在上升,百年宏愿逐渐得成。中国文化则来迟一步,现在仍未得到全面复苏;她的通透的历史智慧与对生命意义的寻求尚未为国人所悉,大家仍然挤着登上由西方开出的全球化列车。但令人宽慰的是,中国文化复苏的条件已经出现:随着西方霸权没落,金融体系崩溃,人类在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轨道上迷失之后,必然要对自己的历史作出深刻的反省。经过了几千年的文明,由石器时代到今天的科技社会,由争夺猎物到今天的争夺市场,由以物易物到今天的竞相消费,人类究竟要往何处去?在地球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应付资本主义的高速运转?更严重的,为了产品的销售,必须鼓吹享受和拥有,成功以财富衡量。背后的推动力,就是人类无限的贪欲和自我。这样下去,就不只是经济危机,而是文化危机和人类生存的危机。
展开
精彩书摘
    死亡——人类永恒的思索<br>    死亡的惶惑与孤独<br>    死亡问题,是一个从古至今也没有被人终止过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亦是人生最惶惑的问题。这种惶恐和困惑缘于从没有一个人有过直接的死亡经验,人只能从他人死亡的经验中得到一些间接的经验,譬如亲友的死亡,特别是与你关系密切的亲人之死,如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或相交多年的好友。正因为关系密切,你才会对他们的死亡有很深刻的感受或者悲哀。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354—430)曾描述过他亲睹一位朋友死亡之经验。在他的描述中,他与那位朋友几乎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但不可分的竟然亦要分开,最亲、最接近的人竟要离去。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Heidegger,1889—1976)曾说过:生存中的某些体验,本质上是无法被传递的,如人的存在、人的死亡。<br>    ……
展开
目录
    自序<br>    死亡——人类永恒的思索<br>    死亡的惶惑与孤独<br>    永恒的探索<br>    秘密在我们身上<br>    死亡的突发性与虚无性<br>    对死亡的忌讳<br>    宗教、哲学探讨死亡<br>    梁漱溟与方东美之死<br>    及时行乐的人生观<br>    服药求仙的虚妄<br>    不死的意义<br>    死亡的主体<br>    深化对死亡之思考<br>    苏格拉底受审与耶稣受难<br>    死亡不只是认知问题<br>    热爱青年,热爱雅典<br>    浅陋民主制度下的悲剧英雄<br>    希腊流行文化的激情与肤浅<br>    为真理而死的精神与西方文化<br>    神之子耶稣<br>    历史的耶稣<br>    基督教信仰的本质<br>    为自己所爱的同胞而死<br>    孔子自主与佛陀平静<br>    生命的强度与深度<br>    流离里的贞定<br>    君子固穷的教学与孔子精神<br>    颜渊之死<br>    子路之死<br>    对死亡的预感<br>    春秋大义与历史信念<br>    孔子的生命进境<br>    对天命的体会<br>    自主与超越<br>    佛陀成道<br>    提婆达多的叛逆<br>    故国覆亡<br>    最后之旅与最后之教<br>    精进之义<br>    佛陀的平静<br>    道家游方<br>    老子与庄子<br>    死亡是回归自然<br>    游方之外<br>    人有“死地”<br>    以物伤性<br>    茫昧的人生<br>    透视死亡的秘密<br>    大化的宇宙论<br>    挑战死亡的英雄<br>    葬礼的深层意义<br>    附录一 尽心知性,何问生死?<br>    附录二 我们为何而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