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开放是刺激民间需求的治本之策
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是缺乏效率和内在活力,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外部力量的拉动,过度地依赖于资源的投入。我们现在需要的首先不是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刺激政策,而是需要增强经济活力的供给政策。目前,财政政策和供给政策当然是要双管齐下,但二者解决的问题不一样,重要性不一样,政策的力度也不应该是一样的。财政刺激政策是应急性的、技术性的和着眼于短期效果的,而供给政策则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和着眼于未来的。
供给政策的首要内容就是打破行政垄断,向民营经济开放还在受到进入管制的经济领域。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许多外国资本都能够进入的经济领域,却为民间资本的进入设置了重重障碍,设置了高门槛,如在金融、交通运输、港口机场、电讯服务、教育、文化、卫生、传媒、法律、艺术等领域,对内开放的步伐明显落后于对外开放的步伐。
行政垄断之所以难以打破,就是因为垄断利益太丰厚了,但行政垄断终非长久之策,迟早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越早打破行政垄断,为之付出的代价就越小一点。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学理论,单就打破行政垄断、开放经济领域,就能够创造出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观察一下北京城里在风声不紧的情况下合法运营的出租车和不合法的“黑”车之间的比例你就可以见微知著了。
2005年国务院曾颁布了一个被称为“非公36条”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整整4年过去了,但时至今日、仍然得不到认真执行。由此可见,非认识不到,而是改革的决心不够大、既得利益作怪而已。中国的经济改革都是逼出来的,没有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哪有后来的改革和开放。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很严峻的挑战,应该是那些受到行政保护的既得利益集团识大体、顾大局、做出让步和牺牲的时候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