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法学及其散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14998X
  • 作      者:
    白兆麟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白兆麟,(1937—),安徽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字学科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执教四十余年,专攻文法学和训诂学,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已出版《简明训诂学》、《左传微点注》、《盐铁论注译》、《盐铁论句法研究》以及《文法训诂论集》、《校勘训诂论丛》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文法学及其散论》包括上、下编两个部分:其一是简明文法学,其二是文法学散论。
      《简明文法学》于1990年出版。原书语法部分有十章,修订时增加了“词组的特殊形式”和“旧体诗词的语法分析”两章,并更动了原来章节的内容和次序,调整后的章节在全书结构上显得更为合理:第一章是文言语法的框架,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古今汉语语法现象,第二章至第十章分别讲述文言文的实词、虚词、词组和单句,主要是阐明文言语法特有的现象;最后两章实际上是分别阐述对散文和韵文进行语法分析时应该注意的现象。
      以上已经表明,本书名为“文法”即“文言语法”之意。在20世纪前半叶,所谓“文法”亦即“语法”,如黎锦熙之《新著国语文法》、吕淑湘之《中国文法要略》等即是。就是到1977年陈望道撰写《文法简论》时,仍然以文法命名。后来因为文法一词不仅指书面语言,而且也所括口头语言,加之“文法”易与“文章作法”相混,学界便逐渐改称“语法”了。不过本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书面语言的“文言文”,因而以称“文法学”为宜。
展开
精彩书摘
    所谓词的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被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他类词的语法特点,暂时充当了别的词类。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
    实词活用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是词语发展的自身因素,如“手”活用为“手执”,“水”活用为“游泳”,“饮”活用为“使饮”等;二是修辞的需要,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前一种以先秦时期最盛,至中占趋于稳定,因为中古以来汉语的词比先秦时丰富,各类词都能满足需要,不必频繁活用。而出于修辞需要的活用,则至今不衰。
    从理论上来说,词的兼类与词类活用二者是比较容易分清的。但在实践中,一旦涉及到具体的词,却很难区分。譬如很多古代汉语语法著作用来作为“活用”典型实例的“雨”、“面”、“冠”、“军”四词,如果按照陈承泽所说“广搜各字之用例,然后参合比较,而得其孰为本用,孰为由本用而生之活用”,情况却并非如一般著作所说:
    雨,《草创》:“如‘天雨’之雨,即自动用也。”
    按:于省吾《甲骨释林》:“雨字,甲骨文前期作,后期作,……可以一目了然,一象天,:::像雨滴纷纷下降形,宛然如绘。”据字形分析,“雨”初义有二:一指物体,名词;一指降雨,动词,《说文》段注:“引申之,凡自上而下者称雨。”名词、动词几乎浑然一体。
    ……
展开
目录
上编
第一章 语法概述
一 词素和词
二 词类
三 词组
四 句子
五 句组
第二章 实词的活用
一 名词、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二 名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法
三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四 数词用作动词
五 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六 名词、动词作状语
第三章 代词
一 人称代词
二 指示代词
三 疑问代词
第四章 副词
一 程序副词
二 范围副词
三 数量副词
四 时间副词
五 否定副词
六 情态副词
七 语气副词
八 敬谦副词
第五章 介词
一 时地介词
二 方式介词
三 原因介词
四 对象介词
五 几个重要的介词
第六章 连词
一 连词的类别
二 几个重要的连词
第七章 助词
一 结构助词
二 语气助词
三 衬音助词
第八章 宾语的位置和性质
一 叙述句宾语前置
二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三 疑问句疑问代词词宾语前置
四 其他情况下宾语前置
五 宾语的性质
第九章 词组的特殊形式
……
下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