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评介了以英国翻译学者为首的语篇分析学派的研究思想及其实践。语篇分析学派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模式。<br> 从我们的介绍可以看到,翻译研究中的功能思想并非一日之间产生,而是经历了几个时期:60年代是传统翻译研究与现代翻译研究的过渡时期,卡特福德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模式为其翻译理论基础,提出了等值论及翻译转换论说,在传统翻译研究与现代翻译研究之问架起桥梁。<br> 早在70年代,豪斯(1977)结合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翻译质量的评估问题。在她所设计的翻译评估模型中,“语场”部分增加了“社会行为”;在“语旨”部分增加了“作者的原意与立场、社会角色及其关系、社会态度”;在“语式”部分除了语青方式(口头/书面)外,还关注参与者的参与程度(简单/复杂)。然而,她主要还是局限于对称非对称(即传统对等与非对等)的研究。换句话说,豪斯模式的基本概念就是“对等”(equivalence),因此对译文和原文的“非对称”(mismatches)和误译(errors)非常重视,但却忽视了文本意义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她的翻译评估模型受到了不少批评。<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