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本世纪30年代以后,精神分析疗法正处于鼎盛时期,而这些刚刚产生的行为改变技术理论与精神分析法正好对立,因而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由于许多古典制约原理开始都来自动物实验,故不易为人们所接受。
(三)那些已在应用的行为改变技术原理,没有足够的临床资料支持,其疗效也不显著。
虽然如此,但早期拓荒工作对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到了30年代后,由于斯金纳的投入,其发展逐渐迅速,唯由于理念不同,观念差异,形成不同派别的发展。斯金纳将行为区分为两种: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前者是由有机体自己表现出来,后者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发。于是形成两种不同取向的行为改变技术,兹分别就其发展简述如下。(本小节主要参考马丁和皮尔斯,1992,380~392)。
一 操作性制约取向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
(一)行为改变技术一词的出现
行为改变技术(behavior modification)一词最先出现在华生1962年所发表的一篇文章上,并于1965年始见于乌尔曼(UIImann)和克拉斯纳(Krasner)合编《行为改变技术的个案研究》(Case Studies in Behavior Modification)专书。这本专书除收集其他作者的若干病例和研究外,他们二人把行为改变技术和行为模式,与更加传统的心理治疗和医学模式进行比较。其所持观点是应用学习理论去矫治不良适应的行为。结果形成一股新时潮,后来由于热衷此类行为改变技术的学者:举凡教育、医疗、临床心理等各界实际工作者逐年增加,应用的原理原则也愈为复杂。
(二)30年代后行为改变技术的萌芽
检视心理学发展事实,行为改变技术虽然在1962年才出现,但其萌芽发展及理论依据早在本世纪初。1938年斯金纳出版了他的著作《有机体行为》,在此著作中,描述了白鼠为得食物和水的增强物,强化白鼠压杆行为的实验结果,归纳出操作性行为的基本原则,这项创始性工作,逐渐影响实验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动物增强效果。
自从30年代末期斯金纳研究获得结论,提出增强与消弱观念后,许多学者研究报告证明,正增强与消弱可以预见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同时也由个案可以证明,使行为朝满意方向改变。富勒(Fuller)(1949)报告说:一位住在医院的重度智力不足的成年人,以一杯加糖的温牛奶作为增强物,用来塑造他手臂动作时,他可以把右臂抬高到垂直位置。
(三)50年代扩展到国际研究——南非与英国
到了50年代,行为改变技术的重要历史性发展,同时在3个国家出现:在南非沃尔普(Wolpe)进行系统减敏感法的开创工作;在英国艾森克由于对传统心理疗法不满,从而推动行为改变技术运动;在美国Skinner和他的同事从事操作性制约研究。
1950年凯勒和舍恩费尔德(Schoenfeld)写了一本心理学原理的导言性教材,对行为分析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产生巨大影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