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育范式转变:效能保证:effectiveness assuranc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44406806
  • 作      者:
    郑燕祥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郑燕祥教授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亚太教育研究学会会长,也是香港教育学院研究及国际合作中心总监、教授,兼任亚太教育领导及学校质素中心主任。曾任大学资助委员会委员、研究资助局专责委员、优质教育基金督导委员等多项公职。前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管理与政策系教授。对教育效能和学校管理变革等课题作过多项专题研究。在世界各地发表论文190余篇。出版如《学校效能与校本管理》(有多种语言版本)等专著14本。部分著作除英文外,曾被翻译为中文、希伯来文、韩文、西班牙文、捷克文和泰文。郑教授曾任《亚太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报》主编(1998—2003),现是9份国际学术刊物的顾问编委。研究成就卓越,多次赢得英国Literati Club的卓越奖项(1994、1996—1998、2001及2004年)。近年,先后三十多次应邀为各国政府及国际会议作主题演讲。
展开
内容介绍
    《教育范式转变:效能保证》共九章,旨在指出教育的理念要有根本性、系统性的范式转变,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以应对目前全球化、高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挑战。各章分别论述效能保证、行动学习、学习环境设计、课程发展、学校管理的范式转变、在系统运作上及思维理念上的基本不同、在构想及研究的教师效能和校本管理上的差别,并就目前亚太地区教育改革的趋势及香港个案,提供教育范式转变和改革的经验及启示。<br>    作者所提出的范式转变及相关理念,对学生多元思维及创造力的发展、自主学习、课程发展、网络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学校管理的改革、教师效能的研究、政策制定及教育实践,都具有崭新的参考价值。期望能通过《教育范式转变:效能保证》、让包括教师、学者、研究生、决策者以及所有关心教育发展人士在内的读者,在教育的实践、研究及发展工作上,因范式的转变而有所突破,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机会,奔向美好的未来。
展开
精彩书摘
    (七)文化思维<br>    来自内外部环境的挑战往往是模糊、不确定、快速变化的。面对这些挑战,个体或组织如何在行动中保持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呢?这是文化思维关注的一个重点(Bolman&Deal,1997;Hofstede,1997;Schein,1999)。这还关系到维模性,即个体和组织在复杂情景下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符合的四项重要功能之一(Par’sons,1966)。假设行动的特性、目标和效能主要由行动者和相关者的价值、信仰、道德和传统决定(Cheng,2000;Schein,1992,1999),则文化思维的基础是文化理性(culturalra—tionality)。因此,价值、信仰和道德的分享,不同成员的整合团结以及行动中的道德,通常被认为是思维和行动中的关键意识形态。文化思维在行动学习中关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br>    ·行动学习者和其他人士所认同的价值、信仰和道德是什么?<br>    ·它们如何影响行动的目标、特性和结果?<br>    ·如何在行动过程中整合(integr_ation)、团结、规范,分享价值和信仰,使之发挥最大作用?为什么?<br>    行动的目标是澄清行动情境下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ies),使行动学习者和相关人士形成共同的认识和愿景(包括价值和信仰)。从文化意义上来讲,行动的结果是学习者和相关人士在模糊情境下产生的一种内涵建构(meaning making)或文化现实化(cultural actu-alization)(Bolman&Deal,1997)。<br>    根据文化角度,思维在设计行动中的作用是寻找隐藏在不同行动方案之后的文化意义,选择学习者和相关人士都能认同的、比较稳定的价值和信仰,并从可能的外显和隐性结果中挖掘内涵。<br>    第一级学习中,学习者需考虑如何鉴别和解释行动与结果之间存在的文化差距(从信仰、价值或道德角度出发),寻找何种行动或行为可以消除这些差距。第二级学习中,学习者需考虑如何消除在理解行动和结果内涵的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差距,以及价值、信仰方面存在的认知差距,对照这些差距,反思自己已有的文化思维模式,并在行动中有所改变(Yuen&Cheng,2000;Senge,1990)。<br>    总体而言,文化思维的作用是研究、澄清和发现行动中的共享价值、信仰、道德和规范的内涵。思维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和知识主要是共同认可的道德、价值、信仰、社会规范和传统。学习者应该已经拥有一些基本的文化智能(cultural intelligence),这样才能在行动学习中成功地运用文化思维。通过持续运用文化思维的经验,学习者可以进一步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化智能。<br>    当环境模棱两可、充满不确定,行动目标和特性非常模糊时,文化思维的作用将十分明显,因为这可以帮助学习者澄清、关注行动所要追求的愿景、价值和信仰。如果环境确定、行动特性明晰,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澄清行动的内涵,那么文化思维的作用将不是那么急迫和重要。<br>    (八)学习思维<br>    由于个体和社会必须应对来自快速变化和发展的世界的巨大挑战和冲击,因此,学会学习和适应挑战就变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了。对学习型社会(1earning society)的追求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Gorard&Rees,2002;Jarvis,2001;Marsick,Bitterman&van der Veen,2000:OECD,2000;Wain,2004)。这解释了为什么适应性是行动者必须具备的四大重要功能之一,为什么社会人士在全球化时代高度重视学习。学习思维(1earning thinking)或称适应思维(adaptive thinking)的基础是适应理‘’[~(adaptive rationality),即强调持续学习(continuing education)、成功适应变化和挑战是行动学习的关键。因此,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持续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持续提高,是学习思维的关键意识形态(Jarvis,2001;Lessem,1991;Raven&Stephenson,2001;OECD,1997;Silins,Mulford&Zarins,2002)。以适应理性为指导,学习思维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br>    ·在行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什么学习方式、思维模式和知识?在已有的思维及学习模式与变化的现实之间,存在着什么差距?<br>    ·如何调整行动的目标和特性才能使之更适应现实情境下的挑战和改变?<br>    ·如何缩小思维与认知的差距?如何获得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的理解方式?<br>    重点强调学习的价值,行动的基本目标是发现新思维、新知识和新方法,以便在当前和下一个行动循环中取得最佳的成果。因此,行动的成果不可避免地包括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获得、行动实践的改进、学习者理解力的提高和处理变化环境的智能发展。<br>    行动设计,包括反思以前的行动经验,如学习模式的长处和弱点、学习和实践、情境的特征、探寻新的行动模式,以便在下一个循环中更有效地学习,获得更深刻的理解。<br>    ……
展开
目录
Chapter1 导论:教育范式转变<br>Chapter2 效能保证的范式转变:教育改革的三大浪潮<br>Chapter3 多元思维与多元创造力的行动学习<br>Chapter4 学生自我学习:网络化环境理论<br>Chapter5 课程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范式转变与多元理论<br>Chapter6 学校的多层自我管理:实践与研究<br>Chapter7 教师效能的研究:教学、整体性及专业取向<br>Chapter8 亚太地区教育改革的新趋势<br>Chapter9 迈向第三波:香港教育改革个案<br>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