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4121037
  • 作      者:
    (苏)瓦.亚.苏霍姆林斯基(ВD’АD’Сухомлинский)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内容介绍
  这本书是作者于1969年10月至1970年4月期间完成的,是一篇关于自己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著作的综合报告,准备以此作为教育科学博士学位的论文进行答辩。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写完不久,作者便与世长辞了,因此未能进行答辩,但苏联教育界公认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实践活动中,重点研究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问题。这是他教育研究的“主题”。他认为“学校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和谐统一(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实践活动和全部理论探讨,都是在这一“主题”的指导下开展的。
  书中提到列宁给社会主义社会提出的任务,是“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
  接着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不是靠一套专门臆想出来的措施所能实现的。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就必须深入地改善整个教育过程。”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非常细致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书中还提到全面发展的8个方面的问题,作者一一作了详细的阐述。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教育信念,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
  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和研究的总结。
  为了培养学生拥有思想丰富的、理想崇高的精神世界,作者跟踪观察和研究了29个班级,共700余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10年学习期间的生活。根据大量的实际材料,分析了这些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成长过程,揭示了他们的知觉、思维、情感、兴趣、需要、意志的心理发展和言语的不同特点,以及各种不同因素对形成学生精神面貌所起的作用。本书寓理论于实践之中,既有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又有深思熟虑的理论概括,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他的第一部著作《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1956年一问世就博得了读者的好评。《培养集体的方法》一书是他在去世前的最后两年中写成的,1971年出版,深受当时苏联教育界的重视。该书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全书共分4个部分:学校集体及其培养的原则;集体的思想和公民精神基础;集体对个人教育影响的形成;教师的个性、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等。书中通过大量的生动的事例,从理论上阐述了集体教育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许多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值得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校长、教师去研究和参考。当然,由于国别和具体情况不同,书中的某些观点和所介绍的某些做法未必符合我国实际,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分析鉴别。
展开
目录
苏联杰出的教育家
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
序言
第1章 个人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沿革
第2章 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思想过程中提出来的一些理论与买际问题
第3章 智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4章 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世界观的形成
第5章 共产主义道德的培养
第6章 培养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第7章 勇敢精神、对敌人的不可调和性和必胜意志的培养
第8章 全面发展的人的集体主义特征的培养
第9章 劳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10章 美育和情感修养
第11章 爱情的道德修养和对结婚、做父母的准备
第12章 关心年轻一代的健康与体育
第13章 教师的人格、教师集体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学生的精神世界
序言
第1章共产主义思想性是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基础
第2章 培养学生精神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1) 道德教育诸方法的特点及其统一性
(2) 鼓励学生积极表现思想和道德情感
第3章 外部环境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第4章从幼年时期到少年时期
(1) 知觉在学龄初期儿童精神发展中的作用
……
第5章 少年时期
第6章 青年早期
培养集体的方法
第1章 学校集体及其培养的原则
第2章 集体的思想和公民精神基础
第3章 集体对个人教育影响的形成
注释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