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为人处事。
每个人都是一本哲人写成的书,真正读懂它不容易。
每个人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
每个人都有一杆自己的“文化旗帜”。
我实在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远离文化的人。
“文化?文化是你们文化人的事,与我们受苦人有甚相干?”这是我的一个老工友听到“文化”一词时,十分不屑也十分不解的一段话。
这位老兄真的与文化不搭界吗?
老郑,六十有三,酒能大碗地喝,肉能大块地吃,生性豪爽。退休之后,为了生计返聘到厂,仍干老本行司炉工。一车煤八九吨,一个人风卷残云地卸光了。干活下死力气,从不耍奸偷懒,一天到晚乐呵呵的,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有钱的娃娃会说话,没钱的老汉力气大。”
郑老哥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我们从来没看到他有发愁的时候。“愁甚了,你们这些后生,天塌不了,地陷不了,阳婆一定会出来,你愁的个甚?”老哥哥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三国演义》、《水浒》说起来可是一套一套的。“忠”“义”这两个字可不是挂在嘴边,一个司炉班二十几号人谁没有受过他的惠,得过他的济?小青年谈对象,他帮着盯夜班;年轻人孩子小,他主动上夜班,让徒弟们一早送孩子去幼儿园、去上学。一来二去郑老哥上了
满满一个月的夜班,大家十分过意不去,他却说:“不要说那么多了,还是你们关照老哥哥,白天我还能回家搭把手,多赚了夜餐费,我吃甚亏了?”小秦上班粗心大意出了事故,同班的郑老哥硬揽到了自己身上,结果被车间扣了三个月的奖金。老郑说小秦干得不错眼看就要当班长,这节骨眼上捅了娄子,“官”还不得吹了,年轻人有进步的机会也不容易。喝了酒后,小秦抱着老郑哭成了泪人,郑老哥拍拍他说:“哭甚了,我最见不得男人抹泪弹
弹,你要真的是摔个跟头捡个乖,老哥哥这三个月奖金值!”
每位工友都能讲一两个自己与郑老哥的故事,每个故事听来都让人心里热乎乎的,同时又是酸酸的。前几天,老哥哥的老爹去世了,光花圈拉了满满三大卡车,那么多亲朋好友都是奔着老郑的“忠义”去的……
这个认为“文化”与自己一辈子也不搭界的老哥哥,不也是延续、创造着文化吗?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吗?——乐观、豪爽、济危扶困、忠义待人……只不过不像文化人那样,把自己的“文化”挂在嘴边,或写在书上那样招摇就是了。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为人处事。每个人都是一本自己写成的书,真正读懂它不容易。下一个是我的一个亲人——我的岳父尹连山。
直到今天,老人家对我而言还是既熟悉又陌生。这个特立独行的老人家,音容笑貌仿佛还在面前。老人家一生为“义”所活,为“隋面”所困。他的内心满是一个农民的朴实、憨厚,虽然出来工作多年,却一直眷恋着生他养他的乡村。他最开心的是回老家,最愉快的还是回老家,故乡的棒子面窝头、大白菜最好吃。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老爷子坚持要离开家人,回到已经没有一个亲人的故乡,一住就是大半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