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定结构。物质的结构决定着物质的性质和功能,物质的性质和功能又反映了物质的结构特征并反作用于物质的结构。正是由于物质结构的千差万别,才有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正是由于物质的运动和结构的演化,才有客观世界的千变万化。认识世界最主要的就是要认识物质的结构,改造世界最主要的就是要利用和改造物质的结构。本书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延伸到人才学的研究,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领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有机地结合成的特定结构,从而具有不同于各要素独立具有的功能。人才结构分析体系正是由此出发,强调构建人才结构分析体系内各种要素、各种角色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关系结构对于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一系统功能的突出重要性,这是才结构调整的根本理论依据,因为人才效益的差异是由结构因素所决定的。
由于结构是一个既包含了事物的组成要素,又包含了组成要素之间在质和量上的差异,还包含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确切概念,因而各门科学中所使用的结构概念,都有鲜明的物质性和准确性,相应的结构分析方法也都表现出了科学的全面性、严密性和有效性,符合科学技术过程的认识要求。科学认识层次的深化带来了科学思想方法的进化,各方面的科学家都普遍认识到正是物质的结构才从根本上决定着物质的性质和功能,认识客观事物必须以揭示其内在结构为最终目标。这样,结构分析这一思想就逐步在其他各门自然科学中成为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美国著名哲学家卡尔纳普(RudolfCarnap,1928)在他的《世纪的逻辑结构>>--8中得出结论,“一切科学的解释从根本上说都是结构的解释”,集中说明了结构与时间、空间一样,都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对结构分析方法进行哲学的归纳,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除了译介西方结构主义和耗散结构理论之外,我国已有学者对结构概念和结构思想进行研究,其中主要的是以自然科学中渗透的结构思想为基础,对一般意义上的结构范畴或“结构一功能”范畴进行理论提升,以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结构属性的普遍性。自然辩证法则要从哲学高度研究各种物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从而找出其普遍性的规律和必然性的内在联系,进而寻求打开自然奥秘的钥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