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集团效益型组织理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828851
  • 作      者:
    卢勃,李学伟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卢勃,男,1964年生,管。理学博士,某中央企业高层管理者,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兼职教授。已出版过《总经理之路》、《中国物流交易模式理论》等专著,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管理前沿论文数十篇。
    李学伟,男,1962年生,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复杂性系统决策理论,中国大型企业现代管理理论等。出版专著10余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集团效益型组织理论》是企业集团组织理论的一本新作。作者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双重角度出发,采用了理论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与引证分析方法对企业集团组织作了系统分析,构建了企业集团效益型组织模式的三维宏观模型,初步建立了企业集团效益型组织理论体系框架;同时,从组织架构、管理结构与治理结构三方面对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从企业集团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协调机制与文化机制四个方面对企业集团制度进行了创新设计。
    《企业集团效益型组织理论》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学相关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供企业高层管理者或组织理论研究者学习与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不同,企业集团的起源和发展途径各异,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也有所不同。日本学者认为企业集团是“以各成员企业在技术及其他经济机能上的相互补充为目的,以成员企业的自主权为前提,在对等互利原则下结成的长久的经营结合体形态和经营协作体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家认为企业集团是“具有相互联合的、以互派董事或相互持股、合作行动的企业群体”。
    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是在政府的指导、扶持和管理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中国的研究应了解国家对于建立和发展企业集团的指导文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但它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诸如此类的定义还有很多,这些界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和总结了企业集团的本质特征。总体来说,企业集团的这些定义都强调集团成员企业保留独立法人资格,以及成员企业间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和经济纽带,这种纽带使成员企业可以在产品、市场、供应链上和集合领域合作和协调等。
    政府文件或行政法规注重实际操作性,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文件受制定时所处体制条件等的影响,而对于企业集团本质特征的分析和认识不足。因此有必要对专家、学者们在研究中所形成的观点加以回顾。王河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集团的定义应该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实力雄厚的一个或几个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名优产品为龙头,在生产、技术、经营上有联系,由若干个关联的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营组织,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组成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实现产供销、人财物六统一,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责任,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具有多层次、多元化、股份化的大型联营企业。”Goto认为在大多数企业集团中,核心企业只是介入成员企业间的利益冲突或成员企业与整个集团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均保留独立法人资格。这也是企业集团与其他多分部企业等组织形式的重要区别,而企业集团本身是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展开
目录
第1章 企业集团概述
1.1 企业集团组织
1.1.1 企业集团的定义
1.1.2 企业集团的特征
1.1.3 企业集团的成长方式
1.2 企业集团发展的动因
1.2.1 规模经济因素
1.2.2 范围经济因素
1.2.3 协同经济因素
1.2.4 交易费用因素
1.2.5 垄断发展因素
1.3 企业集团发展历程分析
1.3.1 美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
1.3.2 韩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
1.3.3 中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
1.4 企业集团发展研究
1.4.1 组建企业集团的意义
1.4.2 企业集团研究的现状
1.4.3 企业集团存在的问题
1.5 本章 小结

第2章 组织理论概述
2.1 组织基本特性分析
2.1.1 组织概念界定与要素
2.1.2 组织演进的基本逻辑
2.1.3 组织设计的两个维度
2.1.4 当前组织面临的挑战
2.1.5 企业理论面临的挑战
2.2 组织理论
2.2.1 组织理论发展沿革
2.2.2 组织理论的定义
2.2.3 组织理论的特征
2.3 组织理论概述
2.3.1 古典组织理论
2.3.2 现代组织理论
2.3.3 后现代组织理论
2.4 几个重要的组织理论
2.4.1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2.4.2 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
2.4.3 本尼斯的组织发展理论
2.4.4 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2.5 本章 小结

第3章 企业集团组织效益
3.1 企业集团组织效率
3.1.1 组织理论的效率逻辑
3.1.2 组织结构设计与效率
3.1.3 组织的产权效率
3.1.4 组织的分工协作效率
3.1.5 交易成本的节约效率
3.1.6 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
3.2 企业集团组织效应
3.2.1 组织效应的涵义
3.2.2 组织效应动态模型
3.2.3 组织效应评价的理论框架
3.3 企业集团组织战略与环境
3.3.1 企业集团组织战略
3.3.2 企业集团组织环境
3.3.3 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
3.4 本章 小结

第4章 企业集团效益型组织理论概述
4.1 效益型组织理论基础
4.1.1 自组织理论
4.1.2 组织系统理论
4.1.3 组织权变理论
4.1.4 复杂性管理理论
4.2 效益型组织的成因分析
4.2.1 效益型组织演进的基本逻辑
4.2.2 效益型组织的定义与特征
4.2.3 效益型组织生成的经济学分析
4.3 效益型组织模式宏观模型
4.3.1 效益型组织演变过程分析
4.3.2 效益型组织三维宏观模型
4.3.3 效益型组织的数学模型
4.3.4 效益型组织设计理念
4.4 本章 小结

第5章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设计
5.1 效益型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5.1.1 组织结构的定义
5.1.2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5.1.3 组织结构设计的评判标准
5.2 效益型组织结构优化设计分析
5.2.1 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
5.2.2 组织结构设计的方法
5.2.3 组织结构设计的战略
5.2.4 组织结构与经营环境
5.2.5 集团公司角色的设定
5.3 效益型组织架构优化设计
5.3.1 效益型企业集团组织架构选择
5.3.2 效益型企业集团四层次结构模式
5.3.3 效益型企业集团组织的规模优化
5.4 效益型管理结构优化设计
5.4.1 企业集团管理模式选择
5.4.2 管理模式设计要点分析
5.4.3 企业集团领导体制选择
5.4.4 效益型企业集团总部设置
5.4.5 企业集团三层次管理结构
5.4.6 集团成员企业离合程度设计
5.5 效益型企业集团治理结构优化设计
5.5.1 企业集团治理研究的现状
5.5.2 企业集团治理与管理控制
5.5.3 基于三个层面集团治理的构想
5.5.4 推行股份制形成合理股权结构
5.5.5 建立和完善股东会和董事会制度
5.6 本章 小结

第6章 效益型企业集团制度创新设计
6.1 企业集团制度创新概述
6.1.1 效益型企业集团运行机制
6.1.2 业务流程重组的机制分析
6.1.3 母子公司控制模式选择分析
6.2 企业集团控制机制设计
6.2.1 集分权控制机制研究
6.2.2 战略型控制机制设计
6.2.3 财务型控制机制设计
6.3 企业集团激励机制设计
6.3.1 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基础
6.3.2 经营者的有效激励模式
6.3.3 企业集团业绩评价体系
6.3.4 企业集团薪酬激励机制
6.4 企业集团协调机制设计
6.4.1 企业集团组织协调方式
6.4.2 股权结构下的协调机制
6.4.3 契约纽带下的协调机制
6.4.4 企业集团价格协调体系
6.5 企业集团文化机制设计
6.5.1 企业集团文化整合概述
6.5.2 企业集团文化整合原则
6.5.3 企业集团文化整合步骤
6.5.4 企业集团文化协同机制
6.5.5 企业集团文化控制机制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