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元,河北丰润人,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学位,管理与经济专业研究生导师,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经济学家”名录。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中国质量协会现场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物流协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等特约研究员。曾任企业技术员,工程师,车间主任,生产处长等职务。对企业管理,研究与教学颇有建树,已出版《现代中国灰领阶层》,《现代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行为规范丛书》等36部著作,承担的管理与经济科研课题有30余项获昨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及科研成果奖。曾出访发达国家进行学样交流,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的灰色属性定位,企业三维评价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及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与认同。
展开
作者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人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分配到企业工作,从车间班组开始,曾任技术员、工程师、车间主任、生产处长等职务,较长时间从事企业生产现场及其相关专业、部门的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90年经研究生统考进入武汉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他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对我主持创建的技术经济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潜心研读与该学科相关的专业课程。而后进入高校从事经济管理研究与科学工作,并将专业理论知识延伸运用到企业现疡管理与科研教学之中。曾出版数十部企业管理及基层工作方面的著述。企业生产作业现场管理岗位性质属于工程技术与微观经济范畴,专业岗位设置体现了技术与经济的交叉渗透。这次出版的《现代企业现场管理运作实务》系列教材,作者创造性地将技术经济学科知识及相关专业理论与企业现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了技术经济学科及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的应用领域。该系列教材详尽阐述了企业现场“车间主任、班组长、经营计划、定额管理、统计核算、工艺技术、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生产调度、安全监察”技术与经济岗位管理人员的运行操作过程。作者对上述这些管理岗位几乎不同程度地经历过,从某种意义上讲,该书是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结合当前企业改革与管理实际,对自身所经历多重岗位职责变化、经验教训所进行的科学归纳与客观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企业现场不同专业的管理者运作规律与发展脉络,;颇有独到之处,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知识品格与实践应用价值的有机结合,值得一读。
企业分厂、车间、场队、工段、班组、作业线等现场作业单元是生产任务的载体和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加强企业现场管理是企业深化改革、开发潜能、推行现代化管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面对进入WTO的挑战,进一步增强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千条线、现场一根针。”企业管理的所有管理职能最终都要由现场来实现。这是由现场自身特定的任务、地位、作用所决定的。从工作任务上讲,企业现场作业单元是根据企业内部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或不同的产品(劳务)而划分的。它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根据生产计划具体安排作业进度,保证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生产或工作任务;强化生产纪律和职业道德,保证安全生产;积极开展劳动竞赛与合理化建议活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开展经济核算,注意保管和合理使用设备、工具和材料等,不断降低产品与劳务成本,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及时为企业职能部门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努力建设标准化的企业现场作业组织。这是现场管理者从事基础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立足点、突破点,同时也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劳动效率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这就要求强化企业现场管理,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构成科学先进的管理技术体系。如书中所列举的扎扎实实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M)来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推行全面生产维修(TPM)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以保证机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推行看板管理,严密地组织上下工序之间的衔接;以及积极开展(5S)活动(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等。特别强调要提高现场管理者的“计划管理、核算定额、生产运行、工艺设备、安全质量”等专业技能,把强化企业内功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持久地提高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