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层次的经济增长与波动问题是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交叉领域,也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旨在从区域层次探寻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和规律,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和规律的成因。作者首先总结、梳理了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等相关理论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等现代计量经济学工具,对50多年来全国和东南、东北、中部、西部各自的GDP增长与波动特征、各区域GDP增长与波动之间的相互冲击和影响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各区域投资、消费等支出法GDP构成要素的波动特征和相互冲击关系,描绘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图像。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各区域经济波动强度下降、周期长度尤其是扩张期延长、波动位势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强于改革开放前,并呈继续加强的趋势,但区域经济波动同步性减弱;90年代以前,中西部地区经济波动一直保持对东部地区的先行性,是全国经济波动的策源地,90年代以后转变为东部地区经济波动先行于中西部地区,代替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波动的策源地;东南经济运行机制转变进程领先于其它区域。同时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GDP波动对投资波动的正向响应强度越弱,经济越落后的地区GDP波动对投资波动的正向响应强度越强;我国各区域GDP波动的内在逻辑顺序是消费波动引发投资波动,投资和消费波动共同引发了宏观经济波动;消费波动对投资波动的影响,由改革开放前的同向加强,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逆向迟滞。
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着力探讨国际和区际贸易、跨区域要素流动、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和国家区域开发战略演变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