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10052344
  • 作      者:
    陈锦华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锦华,现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博鳌亚洲论坛中方首席代表。解放前,在上港渗加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先后任华东纺织局秘书、中央纺织工业部研究室主任、轻工业部计划组副组长。1976年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剐书记、副市长兼计委主任,上海宝钢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党委书记、政治委员,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著作有《伟大时期的实践与求索》、《通向软着陆的宏观调控》、《国事忆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问题的实践和探讨,既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也是在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的一件大事。本书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置于整个世界市场经济大背景的历史视域中在充分汲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着眼于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的实践,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模式抉择审视、市场经济在新中国前30年之命运、邓小平开辟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新时代、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际比较、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若干问题的探索等五大方面展开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的深八考察和探讨,以审慎的研究态度、清晰的逻辑框架、翔实的史料和图表数据、平实而不失刨见的观点,解答和阐明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兼容、能否兼容、怎样兼容以及兼容中的理论创新等根本性的河题,从而凸显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的现实意义。
展开
目录
序言
导论 20世纪具有普世意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成功兼容
第一篇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模式抉择审视
第一章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探索
第一节 从“赤卫队对资本的进攻”到“一长制”
第二节 战时共产主义的动员命令体制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扩展与深化
第二章 新经济政策:废弃还是继续
——斯大林与布哈林的争论
第一节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论战概况
第二节 党内多数派与托、季反对派的争论
第三节 关系到经济体制抉择的最后决战
第四节 排斥市场机制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

第二篇  市场经济在新中国前30年之命运
第三章 短暂的新民主主义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的抉择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成效斐然
第三节 批判“小脚女人走路”
第四节 对“跑步进入”社会主义的反思
第四章 “左”倾思想泛滥下市场关系的厄运
第一节 改革经济体制的初步尝试:《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1956年初至1957年初)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向“左”逆转:“反右派”和“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1957年2月至1958年底)
第三节 对“左”倾错误的反省和对市场关系的初步认识(1958年底至1959年7月)
第四节 “左”倾思想大回潮:“反右倾”和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1959年7月至1960年10月)
第五节 经济上重新纠“左”,政治上继续搞“左”:调整时期的曲折跋涉(1960年10月至1965年底)
第六节 “左”倾思想大泛滥、大升级、大祸害:十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

第三篇  邓小平开辟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新时代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25年
第五章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回眸
第一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变迁
第三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架构和运行方式
第四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实施效果
第六章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三个阶段
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的发动与初始阶段(1979年至1991年)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至2000年)
第三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1年至2020年)
第七章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特点
第一节 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增强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节 坚持改革以市场化为取向,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第三节 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发扬破旧立新的批判精神
第四节 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主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五节 坚持渐进式改革,不搞激进式的“休克疗法”
第八章 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灵魂
第一节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第二节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第四节 关于经济特区
第五节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第九章 农村改革: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
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第一大突破: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节 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第三节 农村财产关系的变革
第四节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第十章 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第二节 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与结构
第三节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十一章 构建现代市场体系
第一节 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制
第二节 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第三节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第十二章 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渐进式的对外开放战略
第二节 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
第三节 加快外贸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第十三章 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调控
第一节 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第二节 建立新型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三节 调节 社会分配组织社会保障
第四节 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篇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际比较
第十四章 “华盛顿共识”与“休克疗法”
——俄罗斯转轨初期的处方
第一节 破解转型成败之谜
第二节 “华盛顿共识”与“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实施
第三节 对“华盛顿共识”与“休克疗法”的反思
第四节 “后华盛顿共识”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
第十五章 俄罗斯微观经济基础的转型
——私有化·股份制改造·企业重组
第一节 私有化:俄罗斯微观经济基础的转型战略
第二节 俄罗斯股份制改造中的公司治理
第三节 俄罗斯的企业并购、产业重组与整合
第十六章 中俄政府职能与制度建设的比较
第一节 中俄转型中的政府作用
第二节 制度的重要性:制约政府行为与规范市场行为
第三节 中俄转型中的制度与法律
第十七章 中俄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比较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转型国家的影响
第三节 区域合作:中俄等转型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第十八章 中俄经济市场化绩效的比较
第一节 评价市场化绩效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俄罗斯经济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对中俄经济转型比较的几种看法

第五篇  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若干问题的探索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新
——论“兼容”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一个世纪的经济学大论战
第二节 历史的沉重代价和教训
第三节 为什么社会主义必须与市场经济兼容
第四节 “兼容”的关键在于发展混合经济
第二十章 选择“适宜”的体制模式
——论“兼容”的体制模式
第一节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种典型模式
第二节 经济体制模式如何择优
第三节 中国的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十一章 所有制安排是“兼容”的核心
——论“兼容”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财产权利的保护与限制
第二节 股份制: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三节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未来
第二十二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
——论“兼容”条件下的市场秩序
第一节 现代市场体系必须具有规范的市场秩序
第二节 中国市场秩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规范市场秩序的对策选择
第二十三章 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论“兼容”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
第一节 “兼容”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第二节 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节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消除贫困
第四节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十四章 树立科学发展观
——论“兼容”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第二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第三节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在于统筹城乡发展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必须和科学政绩观相统一
第二十五章 建设公共服务型的政府
——论“兼容”条件下的政府作用
第一节 政府作用:历史的论争与实践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政府作用
第三节 “兼容”下的政府作用:中国的选择
第二十六章 先进文化: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重要支撑
——论“兼容”条件下的文化建设
第一节 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与经济、社会的互动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促进“兼容”的积极因素
第三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