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吏的一种手段,虽然肇始于隋代,却在唐代才开始发生重要的影响,而在宋朝以下的君主专制社会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就这一制度本身来说,除了为历代王朝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官僚外,更重要的,它还造就了一个经由科举教育培养出来的士人阶层或者说文化阶层,并在此制度框架下对整个士人阶层的思想、价值观、知识结构发生着塑造作用。虽然学者们注意到历代统治者都在某种程度上借着科举制度来控制士人的思想,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这种考试体制下,实际上更强调一种文学才能。因为在严格的文体限定下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起考官的注意,这需要高度的文学技巧。这样,科举考试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文学才能的培养,而一旦这些士人进入文学的交际圈,也许他们就影响了当时文学发展的面貌。因此研究科举考试就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一般士人阶层的文学素养。
《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以科举研究为中介,试图将其与文学沟通起来,其目的不仅在于呈现北宋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更重要的是试图寻找科举与文学之间的关联。但是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诚如傅璇琮先生所说:“我们似应该把视野放开些,不能只停留在说明考试办法(如试诗赋、策文等)对文学的影响上,单纯以下个积极或消极的结论为满足,可以把科举制对社会风气与文人生活的影响作为研究的课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历史的考察。”这将成为我以后努力的目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