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0000289
  • 作      者:
    (德)麦克斯.施蒂纳(Max Stirner)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1989
收藏
内容介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标题是“人”,施蒂纳说明所有意识、宗教、道德、法律、真理、国家、社会、人民、民族、祖国、人类以至世界本身都是旨在通过各种非个人的普遍的东西来奴役个人,都是“否定你自己”的,由此说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本身都是利己主义的,因而“唯一者”当然也是利己主义的。第二部分标题是“我”,指出了自我彻底解放的道路,即“回到你自己那里去”的道路。他主张自我的解放不能依靠在自我之外的什么永恒的观念或原则来实现,而只有靠使自我君临这些观念或原则之上来达到。显而易见,这种立论结构是模仿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基督教的本质》就分成“宗教之真正的,即本身的本质”和“宗教之不真的(或神学的)本质”两大部分来分别论述神和人的。
展开
精彩书摘
  还是丰富,总还有一点区别,因此人就力求精神丰富:精神想要扩充自己,建立自己的王国,建立一个不是这个世界——刚被克服的世界——的王国。精神就是如此力求成为一切中的一切,这就是说,虽然我是精神,但我总还不是完善的精神,并且还必须寻找完善的精神。
  这样,刚才还是作为精神而发现了自己的我,一旦我向作为并非是我自己的而是彼岸的完善的精神屈膝,并感到自己的空虚,就立即又丧失了我。
  不错,一切都归结为精神,但是,难道任何精神都是(真正的)精神吗?真正的和真实的精神是精神的理想、“神圣的精神”。它不是我的或你的精神,而正是一种理想的、彼岸的精神,它是“神”。“神是精神”。而这一在彼岸的“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么?”①
  成年人与青少年的区别在于他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把握世界,而不是处处对之胡思乱想并改善它,就是说要想按照他的理想塑造世界,在成人心目中牢固树立了这样的看法:人们必须按照他们的利益,而不是按照他们的理想来对待世界。
  只要人把自己只当作精神,并把他的一切价值置于确是精神之上(对青年来说,把他的生命、把他的“肉体的”生命奉献给一个无、奉献给对付最蠢笨的侮辱是很容易发生的),那么他就只有思想、只有一个他在找到了一个行动的领域后才有希望实现的观念;故而该人暂时就只有理想,没有实现的观念或思想。
  只有当一个人爱上有形体的自身,如同有血有肉的人那样,在自身有了一种乐趣——这样他在成熟的年龄、在成人时——只有在这以后才找到了自身的或利己主义的兴趣,亦即并非只如我们精神的兴趣,而是完全的满足,完整的汉子的满足,一种自私的兴趣。试将成人与青年比较一下吧,对你们来说,成人不是显得更严厉、更少宽宏大量、更自私吗?这样说来,他就是坏些吗?你们说不,说他只不过变得更有主见,或如你们所称的“更实际”而已。主要之点在于:他愈益把自己作为中心点,而青年则“醉心”于诸如神、祖国之类其他的事。
  这样成人就表明了第二次自我发现。青年作为精神而发现了自己并在普遍精神,在完善、神圣的精神、人、人类之中,简言之在一切理想之中又丧失了自己;成人自我发现为有形体的精神。
  孩子只有非精神的,即无思想、无观念的兴趣,青年只有精神的兴趣;成人则有着有形体的、个人的、利己主义的兴趣。
  如若儿童没有一个与之打交道的对象,他会感到无聊:因为他还不知与自己打交道。相反,青年把对象放在一旁,因为对他来说思想来自对象:他与他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梦幻打交道,他与他自己精神地打交道或“他的精神被琢磨着”。
  青年人把一切非精神的事物轻蔑地称为“外部事物”。如若他仍然执著于某些琐碎的外部事物(如大学生风度和其他外表的东西),这是因为他在这中间发现了精神,亦即这些事情对他有象征意义。
  ……
展开
目录
我把无当作自己事业的基础
第一部分 人
第一章 人生
第二章 古代人和近代人
第一节 古代人
第二节 近代人
一、精神
二、中迷者
三、教阶制
第三节 自由者
一、政治自由主义
二、社会自由主义
三、人道自由主义

第二部分 我
第一章 独自性
第二章 所有者
第一节 我的权力
第二节 我的交往
第三节 我的自我享乐
第三章 唯一者
附录 施蒂纳生平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