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做官大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219083
  • 作      者:
    史晟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中国古代这样一个官本位观念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有关做官学问的书籍和故事数不胜数,中国人已经把做官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上至《老子》、《易经》,下至各类小说裨记,都有关做官艺术的精彩名言,而叛板桥的“难得糊涂”以其简洁、明了的四个字,却把做官中某些难以言喻的内涵表达得简单明了,因此叛板桥难得糊涂经在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知名度。

  

  
展开
内容介绍
  做官智慧有千条,便为民的本分不可忘;做官的智慧有万种,“难得糊涂”不可丢。让我们学习郑板桥难得糊涂经中“积极的糊涂”、“灵活的糊涂”、“宽容的糊涂”,而扬弃其中“消极的糊涂”、“晦暗的糊涂”、“真正的糊涂”,真正在实践中去掌握和了解官之道、从政之道,用手中的权力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多做好事和实事吧!

  本书是为了让广大读者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以更灵活更实用的方式为民服务。
展开
精彩书摘
  做官要顺从人性
  做官的要诀有很多,但顺从人性可说是最重要的。关于做官的方法,曾子曾有一段著名的话:“当你看到一群无法使用的人时,你就先把人分分类。选择那些喜欢追求名誉的人,让他们做为民众的管理者,充分利用他们的能力和追求,他们会干得很好,建立起各种管理制度、秩序。而不能实现这一目的时候,就不给他们名誉,没有掌握管理规律的人,不让他们自吹自擂,只有成功实现管理目的,然后才给予名誉,做的事符合管理规律,然后才可以自我宣传,
  这时才可以让他们有所作为。”
  可见,大凡人的本性,都是得到追求的事物则高兴,遭遇到厌恶的事物则烦恼。不论贵贱都是如此。亲近人一些,人不能泯灭了欲求:疏远人一些,人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追求,人都是这样的。
  毫无疑问,领导的方法要顺从人的本性。如果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人,我去理解他;想要利益的人,我使他能获利;想发挥出勇气的人,我使他能发挥勇气;想获取地位的人,我给他地位。千万要记住,人们的差别是很小的、难以识别的。所以在我们管理人时,一定要仔细思考判断,不要在不知人时去行动。这样,即使面对突然出现的人,你也可以及时有准备地管理了。
  从人的本性来看,如果逆反人性就会遭到反抗。如果上级苛刻地对待下级,下级就不会服从上级管理,下级不服从管理时,上级只好用惩罚的手段来强迫下级服从管理,这样管理就复杂化了,领导一个人无法处理时,只好找很多人出主意,出主意的人一多,管理不正常的事就不可避免,上级的地位就不可能不处于危难之中。因为这时,命令会经常更改,互利协作的管理秩序会失去作用,管理标准会变来变去,规章制度虽然建立,却常常被歪曲地执行。这样一来,虽然奖励很重,下属也不接受引导;惩罚虽然很重,下属也不害怕。因此说,没有一定的管理办法、秩序、制度,下属就不会信任他的管理行为可否有效;政府没有一定的管理规章、秩序,那么内部劳动力就会枯竭,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设立许多管理岗位,安排各种管理人员,并不是为了使这些人享受好待遇;使他们得到尊敬,而是为了使他们有条件去执行领导的命令。因此,管理岗位等级愈高,从业者的地位愈高而待遇也愈好;管理岗位等级愈低,地位就愈低而待遇也就愈差。地位和待遇,是管理队伍使之发挥作用的必须条件。而糊涂的领导,却使那些不负责任只知享受的人居以高位,享受高待遇,这样,人员就不可能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去完成任务了。
  自古以来,官僚制度要求人们做难以做到的事,却没有法规来规范人们,这样,人们会产生逆反心理。管理者的岗位不适于他的专业能力发挥,难以得到应有的待遇,就会使他的逆反心理不断加强。人们十分辛苦,却得不到补偿和安慰;人们十分悲伤自己的处境,却得不到理解与怜悯;领导高兴了就对不良分子大加称赞,对有能力并作出贡献的人与无能力没贡献的人一样奖励;领导不高兴时就咒骂别人无能,使有能力的人和无能力的人受一样的侮辱,这就是做官误区。
  如果对下属所做的每一件工作都以满分为目标,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试想,一个工作人员本来一天可以完成两份报告,如果领导从百分之百完美的要求出发,要求每个字都必须铁划银钩,像练习书法一样,每个标点符号都必须像印刷出来的:行文不仅要清楚明白,而且要显示出文学造诣,但又必须简洁,不能写得像小说、散文。如此一来,这个办事员恐怕一天连一份报告也无法完成。少写几份报告,或许事情还不算太大,若是大事上也出现这种情况的话,  岂不糟糕?
  对每件事都要求满分,是大多数下属所办不到的。这么一来,要指责的事就多了。有的领导平素喜欢整洁,看到下属办公桌上的东西乱七八糟就皱眉头。有的领导喜欢朴素,下属在衣着上稍不入眼,就会被他指责。这就会造成下属的极端不满。而且,“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指责太多了,也就失去了作用。当你指手划脚,把所有的人差不多都批评一遍之后,下属们不过是相视一笑而已。
  施恩散财拢人心
  一般来说,上司笼络下属的手段,不外乎官职、钱财两种,但有时上级对下属不必付出实质性的东西,而只要通过某种表示、某种态度,便能给下属最大的满足,甚至会使他们产生受宠若惊的感觉,因而感恩戴德,更加忠心耿耿地为其效劳。有些人只是一味地向欲拉拢的一方施以恩惠,特别是对那些自己以为将要用到的人,更是如此。其实,收拢人心,最重要的是要针对对方的心理。给地位卑贱者以尊重,给贫穷者以财物,给落难者以援力,给求职者以机会
  等等,这才是收拢人心最有效的方式。
  当然,为官者要对部下示以宠信的同时,还要向他们显示自己的大度,尽可能原谅下属的过失,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笼络手段。俗话说:“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对那些无关大局之事,不可同部下锱铢必较,当忍则忍,当让则让。对部下宽容大度,是制造向心效应的一种手段。
  汉文帝时,袁盎曾经做过吴王刘淠的丞相,他有一个从史与他的侍妾私通。袁盎知道后,并没有将此事抖落出来。有人却以此吓唬从史,那个从史就畏罪潜逃。袁盎知道消息后亲自带人将他追回来,将侍妾赐给了他,对他仍像过去那样倚重。
  汉景帝时,袁盎入朝担任太常,奉命出使吴国。吴王当时正在谋划反叛朝廷,想将袁盎杀掉。他派五百人包围了袁盎的住所,袁盎对此事却毫无察觉。恰好那个从史在包围袁盎的军队中担任校尉司马,就买来二石好酒,请五百个兵卒开怀畅饮。围兵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瘫倒在地。当晚,从史悄悄溜进了袁盎的卧室,将他唤醒,对他说:“你赶快逃走吧,天一亮吴王就要将你斩首。”袁盎问起:“你为什么要救我呢?”校尉司马对他说:“我就是以前那个偷了你的侍妾的从史呀!”袁盎大惊,赶快逃离吴国。
  战国时,楚庄王赏赐群臣饮酒,日暮时正当酒喝得酣畅之际,灯烛灭了。这时有一个人因垂涎于庄王美姬的美貌,加之饮酒过多,难于自控,便乘黑暗混乱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  美姬一惊,-左手奋力挣脱,右手趁势抓住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并告诉庄王说:“刚才,有人牵拉我的衣襟,我抓断了他头上的系缨,现在还拿着,赶快拿火来看看这个断缨的人。”
  庄王说:“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要显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他人呢?”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群臣一百多人都扯断了帽子上的系缨而热情高昂地饮酒,一直饮到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个臣子常常冲锋在前,打了五个回合每次都尽力冲到最前边。最后打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庄王感到十分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帽子上系缨的人。”
  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袁盎和楚庄王的宽宏大度、远见卓识,也可以洞悉他们驾驭部下的高超艺术。
  无独有偶。公元199年,曹操与实力最为强大的北方军阀袁绍对垒于官渡,袁绍拥众十万,兵精粮足,而曹操兵力只及袁绍的十分之一,又缺少食粮,明显处于劣势,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曹操这一次必败无疑了。曹操的部将以及留守在后方根据地许都的好多大臣,都纷纷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一旦曹操失败便归顺袁绍。
  相拒半年多以后,曹操采纳了谋士许攸的奇计,袭击袁绍的粮仓,一举扭转了战局,打败了袁绍。曹操在清理从袁绍军营中收缴来的文书材料时,发现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他连看也不看,命令立即全部烧掉,并说:“战事初起之时,袁绍兵精粮足,我自己都担心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的人!”
  这么一来,那些怀有过二心的人便全都放了心,对稳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一手的确十分高明,它将已经开始离心的势力又收拢回来。
  
  神机内敛,深藏不露
  作为领导者,最忌讳的就是被别人一眼看个透,轻易被别人掌握住内心。所以,社会上人们常常称那些颇懂人际关系和用人之道、计谋深远的人为城府深的人:而称那些内心的一切都明白地显露于外的人,为缺乏城府的人。
  冯梦龙在《智囊》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堂溪公向韩昭侯说:“假设这里有一个价值千金的玉制酒杯,这酒杯是无底的,能不能把水放进去?”
  “当然不行。”
  “如果是不漏水的瓦器,能不能把酒倒进去?”
  “当然可以。”
  堂溪公正色说道:“瓦器是很不值钱的东西,只要不漏,便可倒酒进去。值千金的玉制酒杯,贵则贵矣,如果无底,怎能注入酒水呢?位高如君主,若泄露了和臣子有关的话,就像无底的玉制酒杯,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是个圣明、有才智的人,也无法大展才华。因为君主把一切都泄漏了、搞砸了。”
  “说得对!”昭侯说。
  从此之后,昭侯每当决定了什么重要事情,总是独自就寝,以防说梦话把某些计谋泄露出去。
  堂溪公的比喻,说明了韩非子的一个基本观点,即君主所执的“术”必须是秘密的,只能由自己独自了解和执掌,不能让臣下窥知。韩非子的这一思想出自老子学派。
  老子学说崇尚“道”。老子说,“道”是一种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东西,它形成于天地之前,寂静而空虚,独立自存永不改变。它是万物之根本、宇宙之本体。
  韩非子把老子这一学说运用于他的政治学说中,发展成为一种“君王驾驭之术”。韩非子认为,既然“道”是万物的本源及发展的规律,那么,作为君主,就必须遵循道的准则,他指出:“道,是万物的本源,是是非的准则。因此,英明的君主把握住这个本源,就可以知道成败的根源了。”
  如此,既然“道”是独一无二的,君主自然应当独掌大权,使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既然“道”是虚静寂寥的,所以君主也自然应当深藏不露,保守“术”的秘密,不能让别人轻易窥知。
  从这里,我们不难理解韩非子强调君主应该深藏不露的必要性。如果君主不能保守秘密,把一些还在筹划之中未及实施的计谋泄露出去,便难免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对这一点,韩非子也曾举例来说明:
  公孙衍曾仕于梁王,是战国时代有名的人物。秦王想让他来秦国帮助自己治理天下。但公孙衍却推辞说:“我是梁国之臣,从未想过要离开梁国。”
  大约一年后,公孙衍得罪了梁王,亡命秦国。秦王趁机礼遇他。秦将樗里疾生怕公孙衍夺去自己的官位,于是在秦王的秘室的墙壁上凿了几个小孔,  以便偷听有关的情报。果然,不久秦王就在秘室跟公孙衍交谈说:
  “我想讨伐韩国,你觉得如何呢?”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官策
——韬晦隐忍的智慧
第一章  虚怀若谷
—— 大肚做官术
求全责备难做官
做官要顺从人性
施恩散财拢人心
善用愚人所长
切莫埋没有用的人才
宽容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第二章  荣辱不惊
—一铁面做官术
宽厚仁慈,恩威并施
爱虚荣者必惊惧
宠辱面前要豁达
明白戏不怕糊涂唱
委屈求全并不是懦弱
做官不可坏名声
做官必须自我节制
造就自我进取的资本
第三章  以屈求伸
——厚颜做官术
大丈夫能屈能伸
以忍化凶之道
装怯可以避祸
忍恶名求美誉
遇喜不忘忧
忍耐到最后一刻
打掉牙和血吞
第四章  深藏不露
———咬牙做官术
人的精神绝不可败
人在弱时要等待时机
神机内敛,深藏不露
深谋远虑确有必要
深藏不露真君子也
韬光养晦,待机制胜
第五章  守柔不争
——糊涂做官术
第六章 功成身退
——隐身做官术
第二篇 权谋
——刚柔相济的韬略
第一章 怀柔克已
—— 为官之诫
第二章 祸从口出
—— 为官之讳
第三章 无为而治
——为官之策
第四章 白脸红脸
——为官之要
第五章 难得糊涂
——为官之约
第三篇 心术
——藏而不露的城府
第一章 揣着聪明装糊涂
——模模糊糊的做官术
第二章 打掉门牙往肚吞
——委屈求全做官术
第三章 宰相肚里能撑船
——兼收并蓄做官术
第四章 办大事要深藏若虚
—— 虚虚实实做官术
第五章 船到桥头自然直
—— 相机行事的做官术
第四篇 修身
——形圆志方的涵养
第一章 少言自重
——睁一眼闭一眼的修身术
第二章 独善其身
——居人后不居人前的修身术
第三章 形圆内达
——夹起尾巴做人的修身术
第四章 宁静致远
——观进退知天命的修身术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