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方美学通史.第3卷,十七十八世纪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119858
  • 作      者: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9.12
收藏
内容介绍
  西方美学史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是时间跨度最长,现有研究成果相对来说最为薄弱的一个阶段。鲍姆加登《美学》中称美学是感受性认拓的学拉,自由艺术的理论,代级层次的认识论,美的思维方式和寓象方式的艺术品,按照这个标准,除了寓象方式可指中世纪从解经学到诗学的象征主义传统,自由世术理论中呼应了文艺复兴风靡一时的艺术哲学外,从奥运会古奥丁至赴六世纪末叶的一千二百年内,基本上没有美学可言。
  
  
展开
精彩书评
  序论
  本卷集中讨论十七、十八世界以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启蒙一理性时期的美学思想。
  所谓“启蒙”,其基本特征,正像康德在著名论文《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所界说的那样: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     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
  蒙运动的口号。①
  事实上,启蒙运动就是十七、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及其先驱们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贯穿在整个启蒙运动中的是理性精神。这里所讲的理性精神,有双重含义:一是哲学认识论与感性认识相对应的那种理性认识。意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的认识,它是人类凭借抽象思维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为特征,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对象和内容。二是恩格斯所讲的那种作为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的“思维着的悟性”①。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来自何方。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当然这个“理性王国”从根本上来讲,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但是,它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无可估量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作用。当然,这双重意义上的理性,具体到英、法、德和意大利的启蒙思想家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在美学思想上更是曲折复杂。
  启蒙一理性精神影响到整个十七、十八世纪的美学思想发展,是这个时代美学思想的主流和精华。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一时期每个美学家都是启蒙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即便是最杰出
  的思想家,也不一定在有关的美学理论中都贯彻了启蒙一理性精神。
  这个时期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共性外,几乎都带有显著的民族特征。
  英国自十六世纪后半叶到十七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比任何大国家要早得多”②。这无疑是英国在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也反映到美学思想中。出现两股成为鲜明对照的美学思潮:一是由培根、霍布斯和洛克首启其端,尔后由弥尔顿、荷迦兹、菲尔丁和博克加以发扬广大,其中唯物主义和启蒙一理性精神占到主导地位。一是由德莱顿、艾迪生、蒲柏、约翰逊和雷诺兹为代表,倾向新古典主义,同王室和宫廷贵族有较多的联系。除了这两股主流美学思潮外,还有由沙夫兹博理和哈奇生为代表并受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影响、重视直觉的美学思潮。这个时期英国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休谟。
  ……
展开
精彩书摘
  所谓“启蒙”,其基本特征,正像康德在著名论文《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所界说的那样: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     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
  蒙运动的口号。①
  事实上,启蒙运动就是十七、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及其先驱们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贯穿在整个启蒙运动中的是理性精神。这里所讲的理性精神,有双重含义:一是哲学认识论与感性认识相对应的那种理性认识。意指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的认识,它是人类凭借抽象思维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为特征,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对象和内容。二是恩格斯所讲的那种作为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的“思维着的悟性”①。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来自何方。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当然这个“理性王国”从根本上来讲,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但是,它在当时确实起到了无可估量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作用。当然,这双重意义上的理性,具体到英、法、德和意大利的启蒙思想家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在美学思想上更是曲折复杂。
  启蒙一理性精神影响到整个十七、十八世纪的美学思想发展,是这个时代美学思想的主流和精华。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一时期每个美学家都是启蒙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即便是最杰出
  的思想家,也不一定在有关的美学理论中都贯彻了启蒙一理性精神。
  ……
  
  书摘1
  三  艺术是模仿
  霍布斯在<利维坦)引言的一开头就指出,“自然界”。也就是上帝用以创造和治理世界的艺术,也像在许多其他事物上一样,被人的艺术所模仿,从而能够制造出人造的动物。由于生命只是肢体的一种运动,它的起源在于内部的某些主要部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说,一切像钟表一样用发条和齿轮运行的“自动机械结构”也具有人造的生命。④    由此可见,霍布斯这里所讲的“艺术”,还包含有古希腊罗马所理解的“技艺”,兼有制造人工制品时所凭借的“技术”,以及凭借这种“技术”制造或创作出来的人工制品。这里将作为具有“自动机械结构”的钟表和“人造的生命”相比拟,认为前者是模仿后者的艺术品,正是他的机械论在模仿论中的具体体现。他循此进一步指出,“心脏”无非就是“发条”,“神经”无非只是一些“游丝”,而“关节”无非就是一些齿轮而已。这些零件是按创造者的意图被创造,或被模仿出来的,从而“使整体得到活动的”。但两者之间毕竟是有区别的,艺术创作毕竟不同于钟表一类的机械,艺术是以人为模仿对象的:“艺术则更高明一些:它还要模仿有理性的‘大自然’最精美的艺术品——‘人’。”①
  推而广之,霍布斯将国家以及法律等,都看作无非是人工艺术的模仿品。他指出,号称“国民的整体”或“国家”的这个庞然大物的“利维坦”(1eviathan)②是用艺术造成的,它只是一个“人造的人”;虽然它远比自然人身高力大,却是以保护自然人为其目的;在“利维坦”中,“主权”是使整体得到生命和活动的“人造的灵魂”:官员和其他司法、行政人员是人造的“关节”;用以紧密连接最高主权职位并推动每一关节和成员执行其任务的“赏”和“罚”是“神经”,这同自然人身上的情况一样;一切个别成员的“资产”和“财富”是“实力”;人民的安全是它的“事业”;向它提供必要知识的顾问们是它的“记忆”;“公平”和“法律”是人造的“理智”和“意志”;“和睦”是它的“健康”;“动乱”是它的“疾病”,而
  “内战”是它的“死亡”。最后,用来把这个政治团体的各部分最初建立、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公约”和“盟约”也就是上帝在创世时所宣布的“命令”,那命令就是“我们要造人一。
  霍布斯这里遵循古希腊罗马传统的技艺和模仿概念来解释人类社会以及艺术品的产生。从今天来看,这种解释是很素朴的,甚至是幼稚的,但他毕竟摆脱了人类社会、国家、法律、艺术等是神赐予的那种神创论传统观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这里特别强调,艺术的模仿对象应该是自然界的“最精美的艺术品——‘人’”,这里的“人”,意指人类社会及其所包括的一切。这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精神在文艺观上的显现。当然他提出这种观点时,依然是从机械论出发的,没有从质上区别开人和机械(如钟表)、人类社会(如国家)和自然界.至于这里所提到的“上帝用以创造和治理世界”、“上帝在创世时所宣布的‘命令’”等。从字面上
  来看,霍布斯似乎是信奉神创论,并认为上帝是有意志的。但是,他是根本否认上帝的存在的,并坚定地认为人们的“心中不可能存在符合于神性的任何神的观念。”②正是在这种启蒙思想指导下,他反对君权神授说。对传统神学的批判,是贯穿霍布斯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基本精神。但他的无神论思想,毕竟不是很彻底的。
  第三节  从分析和综合到想象和判断
  方法论问题,不仅对哲学问题,而且对美学问题的探讨都有重大的意义。它在十七世纪的哲学中占有突出地位。从消极的方面说,由于被传统经院哲学所歪曲了的、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三段论(演绎逻辑),长期以来阻碍着人类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从积极的方面说,由于伽利略等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运用新的方法而获得巨大成就,从而促使霍布斯在方法论的探讨上有了新的进展。
  一  分析和综合
  霍布斯早在牛津大学就学时期,就对经院派逻辑学抱有极大的反感,但他并没有像培根那样走向另一极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积极吸收了由伽利略倡导的数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当时以培根为代表片面强调经验和归纳,以及笛卡尔的过分强调理性演绎而形成的新的对立。
  霍布斯认为,在哲学上采取何种方法,取决于哲学自身的本性,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方法。他指出,哲学是凭借真正的推理,依据我们对于现象或明显的结果的某种可能有的产生或发生所具有的知识,从而获得的关于这种已经有的或者可以有的产生的知识。也就是说哲学的本质就是求知,凭借真正的推理来求知,所以哲学的方法就是研究因果关系,从原因求结果,正因为这样,特别要注意如何发现因果关系:
  所以,在哲学里,“方法”就是根据结果的已知原因来发现结果,或者根据原因的已知结果来发现原因时所采取的最便捷的道路。①
  霍布斯接着又具体地提出和讨论他所主张的那种方法。在这方面他最大的贡献是在于要求克服综合方法和分析方法间长期以来的彼此割裂和僵硬对立。他认为,所谓方法无非就是分析
  方法和综合方法。因为知识来自客观物质世界作用于感官的感觉,所以知识的开端是感觉和想象中的影像,这种影像的存在,我们凭本能就知道得很清楚;但是认识它们为什么存在,或者根据什么原因而产生,却是推理的工作;而推理就在于组合(即综合)和分开或分解(即分析)。所以,我们用来发现事物的原因的方法,除了组合法或分解法。或者部分组合法与部分分解法以外,没有什么别的方法;而分解法一般又称为分析方法,组合法又称为综合方法。①他进而反对各自片面强调综合或分析’主张要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所求问的东西的不同情况,有时应用综合的方法,有时应用分析的方法。”②但他更其强调,要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在寻找出原因的时候,一方面需要用分析方法,一方面也需要用综合方法。要了解周围各种东西如何各自对产生结果有所帮助,需要用分析方法;要把它们自身能够单独产生的东西放到一起加以组合,就需要用综合方法。关于发明的方法说这么多就够了。③
  ……
展开
目录
序论
第一编 英国美学
引论
第一节 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的社会政治和宗教概况
第二节 文学和美术的新发展
第三节 以经验主义为特征的启蒙思想
第一章  培根
第一节 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真正始祖”
第二节 诗学
第三节 美论
第二章  霍布斯
第一节 英国经验论美学理论的第一个制订者
第二节 从反映论到模仿论
第三节 从分析和综合到想象和判断
第四节 美、丑——善、恶和笑
第五节 从社会契约论到对文艺推行极权统治
第三章  弥尔顿
第一节 民主古典主义者
第二节 人品和作品的统一:崇高风格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第四节 诗和诗律
第五节 创作和出版自由
第四章  德莱顿
第一节 英国文学批评之父
第二节 古今之争
第三节 法英之争
第四节 诗韵之争
第五节 悲剧
第五章  洛克
第一节 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第二节 新美学思潮的唤起者
第三节 美是复杂观念
第四节 想象、巧智、幻想
第五节 审美教育:舞蹈、音乐、绘画
第六章  沙夫兹博理
……
第二编 法国美学
第三编 德国美学
第四编 意大利美学
本卷人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