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1083512
  • 作      者:
    朱存明著
  • 出 版 社 :
    西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3
收藏
内容介绍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色彩。情感与启蒙是百年美学发展的两大主题,构成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精神内涵。20世纪中国美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世纪回眸20世纪学术思潮丛书·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就向我们描述了这一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碰撞的火花:引进与消化
  在20世纪的末期,我们到达了一个法定性的历史关头。我们正在向一种新的社会转变.我们正在脱离工业革命后的以一个国家为基础的工业社会,走向以信息为基础的全球社会的经济体制。事实上,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这种转变从19世纪末已露端倪。电话、无线电广播、电子计算机、电视、通信卫星、特别是全球英特联网体系的出现,都标志着一个全球一体化时代的进程。
  从这样宏观的角度来看20世纪中国美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就会清晰地看到中国现代美学精神的根源:一方面是中国本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在东西文化冲突中产生的。中国传统美学、时代的需要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二股力量,形成了交相辉映的奇特景观,在历史的潮流中碰撞出耀眼的光芒。
  19世纪后半叶,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向穷途末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拓世界市场的坚船利炮面前,屡屡惨遭失败,中国人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于是一批清醒者开始思索,中国这个自古以来的泱泱大国到底为什么这样不堪一击。他们先是认为中国的技术不行,于是要学习西方,造洋枪洋炮。但屡屡地失败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光靠造洋枪洋炮,购买军艇并不能救中国,他们认识到要想生存,就必须向西方全面学习。于是在世纪初到国外去寻找科学的救国之道,便成为一种风尚。正是在这种时代的风潮中,西方近、现代美学被引人中国.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都是在中外交流与融合中发展起来的。但20世纪以前我们接受的大都是东方式的主静的、封闭的文化。如佛教,它们可补中国文化的不足,却没有改变中国文化的性质。但到19世纪末、2。世纪初,全民族的大震荡激发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文化,这种文化当时叫做“新文化”。我国的一些美学精神,就是在西方这一文化冲击下输入的,并在西方的影响下发展起来。这种引进与消化的问题,将随着历史的步伐而带进2l世纪。
  如前所述,美学从西方引进,并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美学思想,相反,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不仅源远流长,而且遗产非常丰富,有着许多今天仍然有价值的精华。但是,不可讳言,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的美学,存在着大量的糟粕和忌跟,不能适应20世纪新的时代精神的需要。于是借鉴西方美学就成了时代的呼唤。西方文化中的重逻辑分析及科学方法,使我们能够对美学进行系统的公析和研究.伸之从感悟式的直观变成系统性的科学。这便结束了中国古代只有美术思想而无“美学”的历史。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世纪的凝望
一、生命云起处:美学何为
二、美随时代行:四大浪潮
三、碰撞的火花:引进与消化
四、启蒙的主题:遮蔽与去蔽

第二章 走出古典
一、危机与再生:世纪美学精神的根源
二、传统与现代:20世纪中国美学的开端
三、感性的解放:新时代的精神表征
四、两界革命:向现代美学转折

第三章 第一块界碑
一、启蒙与情感的合奏:梁启超的美学思想
二、人生的悲剧与崇高: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三、美育救国与美的超脱:蔡元培的美学思想

第四章 探索与兴盛
一、美学启蒙与文学革命
二、移花接木:建设中的中国美学
三、繁花似锦:艺术美学研究的兴盛
四、铁与血铸就的灵魂:鲁迅美学精神概要
五、中国美学之父:朱光潜的美学道路
六、散步者的美学:宗白华的美学思想
七、唯美的遁逸:自由主义美学思潮略说

第五章 传播与影响
一、理论框架
二、拓荒者的审美观
三、唯物史观文艺学的萌发
四、来自苏联和俄罗斯的影响
五、意志实践的审美观
六、政治家的视界
七、《新美学》的美学观

第六章 爆炸与裂变
一、批判美学与美学批判
二、四大派别:在否定中生成
三、三大领域:在肯定中分化

第七章 《手稿》与美学问题
一、美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二、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
三、“人化的自然”与美
四、美的规律: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

第八章 艰涩的启蒙
一、英雄的神化与异化
二、思想的解放与方法的嬗变
三、实践美学的价值取向
四、灵魂的呼告:美是自由的象征
五、审美的乌托邦:希望与失望之间

第九章 选择的开放
一、生命的绵延:后实践美学的萌生
二、审美文化之维:感性生命的理性判断
三、原型与母题:人类学美学的崛起
四、走向十字架:神学美学的本土话题
结语美学——一种新生存方式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