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儒道佛美学思想源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22042431
  • 作      者:
    张文勋著
  • 出 版 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就是说它们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大背景下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关于儒、道、佛美学思想,学界早已有人研究,而儒道互补、庄禅融通的见解,亦有人论及,但系统地把儒、道、佛美学作比较研究,并阐述三家融汇的综合影响的专著却还少见。本书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系统地论述了儒、道、佛美学思想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内容详细,见解精辟,分析入理,论述严谨,便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美学作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从现代考古所获得的资料看来,不仅仅只是黄河流域的三代文化。其实,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和沿海的广大地区,在很古的时代,亦已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古代所说的荆楚、百越,包括南方的广大地域和居住在那里的土著居民。虽然,周秦以后,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和长江以南的“荆蛮”各族逐渐融合为汉族,但仍保留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文化,如楚文化,就是一个很大的文化系统。上述种种现象表明,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这是自然的现象。自然条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首先是地理形势的影响,在我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等各种不同的地理形势。这些不同的地理形势,具有悬殊很大的不同自然条件,使得各地区的人民生活存在极大的差异,形成不同地域人民的不同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以至于生理上、个性气质上的差异,从而带来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差异。一般说来,高原地带、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发展水平低下,文化也比较落后;而平原地带,自然条件较好,人们依靠那里的土壤、水利、气候各种有利条件,在远古时期就开始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化。由于地理形势的复杂,由于错综的山脉纵横割据,形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地域,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各地域之间甚至是隔绝的,即使有交往也不是经常的、大量的。因此,就容易形成多种部族、多种政治、多种文化形态。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地理形势具有不同的气候,譬如气温的悬殊、空气湿度的差别、雨量的多少、风力的大小我国幅员广阔,气候复杂多样,总的来说,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但有的地区四季分明,有的地区四季如春,有的地区长夏无冬,而有的地区则全年无夏。这一切,都直接影响到不同地域的生产和生活,也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理、心理素质的形成。大沙漠的荒凉,大草原的肥美,平原上的沃野,江湖泽畔的富饶,这一切,无一不与气候带来的影响有关,而这一切,又无一不直接影响到各地域文化的形成。
    最后,我们特别注意到,与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直接关系的是黄河、长江。这一点是为考古学、历史学,以及文学艺术的大量资料所证明了的。前面我们引用钱穆的大段文字,已从三代文化的形成及其受地域的影响说明这个问题。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一处、一个地区,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看,周口店的北京猿人、云南的元谋猿人,还有其他考古发现的古猿人遗址,都表明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不是一处而是多处,也说明我国古代文化的源头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但是我们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根据史料的记载,古代华夏文化的源流,绝大多数产生和发展于长江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地带,这也是历史事实。从水利上看,自古以来黄河虽然有“百害”之称,但是黄河的众多的支流,却灌溉了辽阔广大的土地。由于黄河的利和弊的自然条件,在几千年前,就促进了其流域两岸广大地区的农业发展。在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下,最早形成了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代的文化,以及后来的夏、商、周各代文化。我国古代的社会制度、人伦礼法、生活习俗、审美意识,可以说都与农业文化有关而具有鲜明的特色。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更适宜于农业的发展,其自然条件与黄河流域有差别,因此,发源于长江流域的文化,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而融汇于华夏文化之中。但是,它的农业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和黄河流域的农业文化之间,具有内在的共同点,这就是我国数千年文化形成多元统一的结构特征。
    以上我们简略地谈到我国自然条件给予文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它是我国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自然条件,对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形成无疑有重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说这就是决定我国传统文化性质的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应该说是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政治状况以及人们的思想、世界观等等。
展开
目录
自序
原序
引言
第一章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地域差异
一  中华文化的产生、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  地域文化的差异
三  地域文化的交流
第二节  中华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的融合
一  三代文化思想的形成
二  诸子百家文化学说思想的大发展
三  由“大一统”到多极发展的汉魏六朝文化思想
四  唐宋以来文化思想的融合与发展
第三节  中华文化与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
一  人文意识的渗透
二  国家民族意识的高扬
三  主体意识的强化
四  超越意识的升华

第二章  儒家美学思想
第一节  以“政教”为中心的先秦儒家美学思想
一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政教为中心的功利主义美学
二  “尽美”与“尽善”--以“善”为主的审美判断
三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德行”为先的审美标准
第二节  孔子的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  文学的地位和作用
二  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三  关于“道统”与“文统”
第三节  孟子和荀子美学思想之比较
一  审美主体人格的修养
二  审美感情的社会属性
三  审美判断的主客观标准
第四节  《乐记》论“中和之美”
一  中和之美的提出
二  中和之美的特色
三  中和之美的政治作用

第三章  道家美学思想
第一节  老庄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一  “虚无”与“虚静”--审美境界
二  “忽恍”与“意致”--审美心理
三  “原天地之美”--审美趣味
第二节  老庄美学思想中的“有”和“无”的辩证法
一  “有无相生”--艺术创作的辩证法
二  “课虚无以责有”--从无形到有形的创作过程
三  “无声胜有声”--从有形到无形的审美过程
第三节  《淮南鸿烈》中的几个美学理论命题
一  “有无”和“虚静”
二  “神形”与“质文”
三  “自然”与“和谐”

第四章  佛家美学思想
第一节  佛学对我国古代美学的影响
一  “神思”和“妙悟”
二  “意境”和“境界”
三  “现量”和“比量”
第二节  从佛学的“六根”“六境”说看艺术“境界”的审美心理
一  佛学中的“境界”和王国维的“境界”说
二  从“六根”“六境”说看“境界”的主客观条件
三  从“六根互用”看“境界”的审美心理功能
第三节  从《华严金师子章》看佛教哲学的美学意义
一  缘起说--形相的本体
二  六相说--形象的构成
三  无碍说--形象的直觉

第五章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融合
第一节  儒道佛美学思想之比较
一  审美观念
二  美感经验
三  审美趣味
第二节  古代美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  心物感应的审美基础
二  情志合一的审美判断
三  兴到神会的审美活动
第三节  古代审美观念中的时空意识
一  文学艺术中的时间意识
二  文学艺术中的空间意识
三  时空意识与“力量”的显示
第四节  意境理论是儒道佛美学思想融合的产物
一  意境理论的形成
二  意境的主客观因素
三  意境的多层次结构
四  意境的审美形态

第六章  儒道佛美学思想的综合影响
第一节  儒道佛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一  儒学文化思想的影响
二  道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三  佛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四  刘勰的美学理论建树
第二节  释子皎然及其诗论
一  皎然其人及其诗论著作
二  皎然的诗论
三  皎然诗中的禅理禅趣
第三节  胡应麟的神韵说
一  神韵的构成要素
二  神韵的审美形态
三  胡应麟神韵说的历史渊源
第四节  从儒道互补看金圣叹的《水浒》评点
一  儒道互补
二  宋江之伪
三  任性天真
第五节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文化渊源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二  意境理论的总结和发展
三  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