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9043839
  • 作      者:
    章海荣编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课和素质教育课程所编。教材共九章一绪论,内容大致由三部分组成:第—~三章为第一部分,包括当代全球的生态趋势、环境危机成因及世界环保运动的发展;第四~六章为第二部分,综述生态伦理学,包括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资源和西方生态伦理理论与行为规范;第七~九章为生态美学部分。这部分围绕生态美学提出的学科发展脉络、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特征意义及人类栖居追求和现实地美化城市生态的发展趋势等。每章附有与其内容相关的“课堂讨论”或“案例分析”,内容涉及母亲河治理、藏羚羊、沙尘暴、房子生态村、怒江开发、华南虎、北大学生山难、香格里拉、世博会等十篇。其目的是与理论相结合,在分析、讨论重大生态事件中提高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批评和可持续发展决策能力。
展开
精彩书摘
    三、人类自身的疾病与危机
    全球性人口膨胀不仅严重危及整个生物圈,而且引起许多社会问题,给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二战”以来,全球人口出生率急剧上升,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口增长率达到20世纪以来的最大值。据粗略统计,人类自诞生后,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至1850年时,全球人口才达到了10亿,而从10亿增长到20亿,大约只用了80年的时间;从20亿增长到30亿,时间缩至30年;从30亿增长到40亿,只用了15年;从40亿到5c亿,约用了12年;从50亿增长到60亿,也是用了12年。虽然近10年来全球人口增长率有所降低,但仍居高不下。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的报告称,全世界人口仍以1.51‰即每年约8 000万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人口增至89亿。有限的地球,容不下无限增长的人口,地球已严重超载。罗马俱乐部曾根据生物圈每年生产植物的总产量和每人每年消耗的总能量,计算出地球生物圈最多只能满足80亿人口至100亿人口的需要。而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估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地球人口会增至110亿甚至更多,如此多的人口,显然超过了地球的承受能力。
    食物短缺是人口膨胀首先遇到的棘手问题。全球耕地的大幅缩减本来就使人类的食物供应趋于紧张,而人口的剧增又使每一片耕地必须负担更多的人口。分子不变,分母扩大,结果只能是人均耕地、人均食物量的减少。但人不能不吃饭,于是,人们砍林做柴,斩草造田,乱捕乱杀大象、鲸鱼、海豚等稀有动物,使本来就恶化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步入恶性循环。遇旱、涝、虫等灾害引起收成不佳之时,就很容易诱发大规模的饥荒。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按人口比例计算的粮食产量下降,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赖粮食进口,20多个国家严重缺粮,有5亿人挨饿,15亿人营养不良,平均每天有1 000多人饿死。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曾在1984年至1985年因遭受大面积旱灾而爆发全国性大饥荒,致使100万人死亡。
展开
目录
绪 论 地球,生命的胞衣之地
课堂讨论1 中华母亲河,你怎么了!

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全球生态报告
第一节 植被锐减,森林资源濒临枯竭
一、 亚马孙流域雨林
二、 非洲津巴布韦森林
三、 加拿大和前苏联森林
四、 我国森林保护的一则故事
第二节 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土地沙化
一、 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
二、 中国四成多大江大河污染严重
三、 土地沙化,耕地衰竭
第三节 大气污染、气候异常,生命走向衰竭
一、 大气污染、气候异常
二、 物种加速灭绝
三、 人类自身的疾病与危机

第二章 回溯文明进程中的生态趋势
第一节 农耕文明: 总体和谐的人—地关系
一、 农耕时代人类对大地的索取
二、 地球的未来是个悲剧吗?
第二节 工业文明: 征服自然掠夺环境
一、 损害生态利益的工业文明
二、 天使或魔鬼,我们如何看待技术开发
三、 从技术开发与运用的目标中寻找原因
第三节 大自然的报复
一、 科技的副作用及对人类的报复
二、 当代生态危机的特点
案例分析1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在哭泣
课堂讨论2 天灾?人祸?沙尘暴备忘

第三章 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与当代环保运动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批判
一、 人类中心主义的由来和历史
二、 当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表现
三、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当代环境保护运动及其趋势
一、 早期环保运动和《寂静的春天》
二、 绿党,绿色和平组织
三、 当代环境保护运动的特点
第三节 增长的极限和全球性问题
一、 奥雷利奥·贝切伊和罗马俱乐部
二、 我国能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四章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
第一节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一、 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
二、 天道生生,仁民爱物
三、 时禁: 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
第二节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
一、 万物平等自化
二、 体验真实生命
三、 法天贵真,道法自然
四、 节制物欲
案例分析2 房干: 中华生态第一村
课堂讨论3 怒江,开发还是保护!

第五章 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思想家
第一节 西方早期生态伦理思想家
一、 梭罗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
二、 环保先锋缪尔的故事
三、 法国人道主义学者史怀泽
第二节 动物的解放和生物中心论
一、 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enlightenedanthropocentrism)
二、 动物解放/权利论(animalliberation/rightstheory)
三、 尊重自然的生物中心主义(biocentric ethics)
第三节 生态整体主义之大地伦理
一、 大地伦理思想的主要表现
二、 审美与道德的和谐统一
第四节 生态整体主义之深层生态学
一、 深层生态学与浅层生态学的区别及其主要特征
二、 深层生态学的世界观
三、 深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课堂讨论4 女工被野生东北虎咬杀

第六章 自然的价值和生态伦理规范
第一节 自然的价值与尊严
一、 自然价值论
二、 对自然界价值的理解
第二节 对生态整体主义的批评和反批评
一、 对大地伦理与深层生态学的质疑
二、 对生态整体主义的批评和反驳
第三节 自然界的权利及维权的行为规范
一、 自然界的权利
二、 生态伦理的道德原则与规范
案例分析3 野生华南虎,你在哪里?

第七章 生命意义与审美转型
第一节 生命意义的追问再追问
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二、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第二节 认识论美学探讨自然美及其本质
一、 认识论美学的历史发展
二、 我国自然美本质的探讨
三、 奠定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美学
第三节 关注生命存在本体的美学观
一、 浪漫美学传统
二、 探索审美本体的生命美学
三、 人类生命的先天非特定化
四、 人类后天的理想追求
案例分析4 我们如何关爱生命———记山鹰折翅希夏邦玛
课堂讨论5 永远的香格里拉

第八章 生态美,生命的自由之美
第一节 生态美学的后现代背景
一、 生态美学诞生的后现代背景
二、 主体间性: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生态美学的实践存在论阐释
一、 现代人类学语境中人与自然
二、 生态美的深层境界
第三节 生态美,伦理的美崇高的美
一、 生态美的特征
二、 生态美的意义
三、 生态美学诞生的意义

第九章 渴望回归诗意的栖居之地
第一节 人居环境: 人类生态的变迁
一、 原始挡风的墙体
二、 农耕时代的村舍
三、 旧城改造,市民与自然完全隔绝
第二节 浪漫的还乡与诗意地栖居
一、 关注人类生存本体的浪漫美学
二、 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
三、 人诗意地栖居在此大地上
第三节 生态城,正在实现中的人类栖居理想
一、 在城市化的期待中人居环境的变迁
二、 城市园林化与生态城建设
三、 生态城———我们的理想家园
案例分析5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