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10032556
  • 作      者:
    朱谦之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他们凭藉理性的力量深入事物,自然和心灵的本质——深入上帝的本质,并且为我们赢得高最的珍宝,理性知识的珍宝。
展开
作者简介
    朱谦之(1899——1972)先生做人的最在特点是为人正直,胸襟坦白,待人诚悬,他一生中同许多名人有过交往,其中既有后来成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有社会名流,还有著名学者,以及后来倒了毒运的人,但他却淡泊于名利,宁静而致远,一心做学问,从不附炎趋势。1948年蒋介石到广州,接见中山大学教授,他不参加。有的朋友曾经受过他的恩惠,发迹以后,他不再与其来往,始终保持着一个学人的人格尊严。在他的朋友中,与他一直交往不断,友谊长达半个世纪的是至交梁漱溟先生,既使梁先生坎坷,他也不歧视,仍然与其往来,谈学论道,相互交心。朱先生逝世后,梁漱溟先生在日记中作了追思,感受跃于纸,哀于心!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与《日本的朱子学》是姊妹篇,同为朱谦之先生在五六十年代所写的关于日本哲学史研究方面的学术代表著作。《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作者从儒学入手,将作为日本私学而与当时日本官学朱子学对立的日本古学及阳明学,置于日本儒学发展的整体视野,在充分把握第一手典籍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左学派和阳明学代表人物思想的梳理、介绍,来系统考察宋学对日本思想、特别是对近世日本明治维新思想的影响,从而较清晰地勾勒出日本古学派和阳明学派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
    《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是用马列主义观点研究日本哲学的典范,出版之后即受到日常学者的高度评价,很多章节都被译成日文。
展开
精彩书摘
    因为性与教“两者犹车之有两轮,相须而不可相无,然性本相近,而教之功为大矣。南山之竹,不揉自植,性之善也;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则其人之深也,教之功也。若不羽不镞,则一片竹条耳,何所成用?其百发百中,善射隼于高墉之上者,皆羽而镞之之功也。此《论语》之所以专以教为主,而《孟子》发扩充之说也”。所谓“知性而不知教,则陷于虚静,佛老之道是也;知教而不知性,则泛滥无统,荀子之学是也”。因此仁斋于性、道、教三者并重,而先讲道,次言教,再次言性。道者本来自有之物,不待有人与无人,性则天之赋予于我,必须有我而后有性可言。仁斋的社会哲学以人性为基础,即从个人的自我出发,从此火燃泉达,扩充以成仁义礼智之德,以求达到最高的王道境界,这就是仁斋的理想社会。
    仁斋批判宋儒的人性论,指出如下几点:
    第一,宋儒名为尽性,实未知性。宋儒说人性上不可添一物,故以性为学问的全体,名圣人之学为性学,其实和禅宗之名为性宗无异。“孟子虽似乎专言性,然以仁义为本,而专以性善明之,其意以为性善故能居仁由义,若使人如犬马之性焉,则决不能居仁由义,其所说扩充存养之功即教也。宋儒见尽性二字,便以为尽性之外别无学问,殊不知尽己之性,固无出己之性外,及乎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而赞天地之化育焉,则不可谓之尽己之性,性非学问之功何?”仁斋所谓性,是人在万物之中最灵而异于万物之性,是活物不是死物,所以尽性要有一段扩充存养的功夫。
    第二,宋儒以性为理,其所谓性善,毕竟落于无善无不善之说。伊川说:“性即理也”,朱熹《集注》云:“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即性即理也之谓也。”仁斋批判他们“夫有迹之可见而后谓之善,若未有迹之可见焉,则将指何者为善,既不有恶之可见,则又无善之可见,故虽曰浑然至善,然实空名而已”。而且“谓性之善,在于未始有善恶之先,则是求吾身于父母未生之前也,最非儒者之理”。
    第三,宋儒有复性复初之说。“《乐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晦庵取之以为《诗传序》起头,以为真合于圣人之理,而不知本出于老子之书,而与圣人之道实天渊南北矣。……先儒用复性复初等语,亦皆出于庄子。盖老子之意,以谓万物皆生于无,故人之性也,其初真而静,形既生矣,而欲动情胜,众恶交攻,故其道专主灭欲以复性,此复性复初等语所由而起也。儒者之学则不然,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苟有养之,则犹火燃泉达,不能自己,足以成仁义礼智之德,而保四海,初无灭欲以复性之说。
    
    先王所造之道,实际即是礼乐刑政。
    道者统名也,举礼乐刑政,凡先王所建者合而命之也;非离礼乐刑政,别有所谓道者也。如日“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又如武城弦歌,孔子有牛刀诮,而子游引君子小人学道,可见已。孔安国注道谓礼乐也,古时言语,汉儒犹不失其传哉。
    凡所谓道者,皆指先王之道而言之,故皆兼礼乐刑政之属以言之也。学道行道,“道行于天下”,“邦有道”皆是也。“志于道”,谓士志于先王之道,而欲有之于身、以行于天下也。“大学之道”,“生财有大道”,“有絮矩之道”,皆谓先王之道散在一事者也。“人之道”,谓先王之道在人人者也。“天下之达道者”,谓先王之道通天下贵贱贤愚皆得行之者也。
    礼乐刑政也就是术,所以先王之道,古称为道术。
    先王之道,古者谓之道术,礼乐是也。后儒乃讳术字而难言之,殊不知先王之治,使天下之人日迁善而不自知焉,其教亦使学者日开其智,月成其德,而不自知焉,是所谓术也。乐正崇四术,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是之谓也。如后世所谓格物穷理、克治持敬,其意非不美矣,只其不学无术,事不事古,欲袭而取之,骤有诸已,可谓强已。
    曰“获于上有道”,曰“交朋友有道”,曰“生财有大道”,皆谓术也。术者谓由此以行,自然不觉其至也。如“民可使由之”,有此意。盖先王之道皆术也,是亦特以其别言之。又如诗书礼乐为四术,亦谓由此以学,自然不觉其成德也;及于后世,诈术盛兴,而后道学先生皆讳术学,如荀子有大道术,《汉书》讥霍光不学无术,其时近古,犹未讳术学者可见也。如曰‘要道’,亦要术耳。
    在道术之中,最重要的是礼乐二者。《论语征》云:
    礼、先王所作遭也。
    大抵先王之道,必有事焉,礼乐是也。
    礼乐者德之则,而礼又事事而立之防,凡先王之道,礼尽之矣。不知礼则无以立于君子之间,三代之世为尔。故学礼则可以立也。
    盖先王礼乐之道,施于己则以此成其德,用于人则以此成其俗,先王之所以施不言之教,成无为之化者,专在此焉。
    道即是礼乐,也即是仁术。
    礼乐仁之术也,故君子学之则爱人,礼达而分定。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故小人学之则易使。孔安国曰:“道谓礼乐也”;汉时传授未失其真者如此焉。
    
    在这里所云“不涉人之意念而自然照是非,是谓良知”;这分明与《四言教》之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相违,将“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解作至善,有善有恶之善解作气以下之善;以超越善恶之善,附以至善之名,将至善之善和有善有恶之善分别开来,因此既可与阳明学根本概念的良知说相一致,又可以避免虚无寂灭的批判,这当然是执斋的一番苦心,然如《四言教》之第三句所云,则此第一句是否即指良知,乃成问题。可见执斋的解说,还有讲不通的地方,把《四言教》之“无的辩证法”要想勉强讲成“有的辩证法”,其结果就是如此。
    朱子晚年定论  《执斋书简》里有关于阳明所著《朱子晚年定论》之说,按《朱于晚年定论》见《王阳明全集》卷三《附录》,其序略云:“昔谪宦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证诸六经四子,洞然无复可疑,独于朱子之说,有相抵牾,恒疾于心,切疑朱子之贤,而岂于此尚有未察,及官留都,复取朱子之书而检求之,然后知其晚岁固已大悟旧说之非,痛悔极艾,至以为自诳诳人之罪,不可胜赎,世之所传《集注或问》之类,乃其中年未定之说云云”。又《与安之书》云:“留都时偶因饶舌,遂至多口,攻之者环四面,取朱子晚年悔悟之说,集为定论,聊藉以解纷耳,然士夫见之,乃往往遂有开发者,无意中得此一助,亦颇省颊舌之劳云云”。自此说一出,朱学之徒,争出辨阳明之诬言,同时罗钦顺致书阳明,谓其所引朱子之文,并非晚年之作,至嘉靖二十七年陈建著《学韩通辨》,更依据朱于作文年代指出晚年定论所引《答何叔京文》等四篇,皆四十岁以前,未与陆象山会面时所作,《答张敬夫书》作于《论盂集注》未成之时,此外尚有驳论数十条,疑及阳明的心术。执斋《答或人问》中,也承认《晚年定论》中所载朱子文三十四通之中,有二三非出晚年,如《学薛通辨》所云,然其他皆晚年之作。依执斋《晚年定论》中杂以朱子壮年之作,这当然是阳明的错误,但只要晚年之作中所有思想合于朱子本心,则同样思想即为壮年之作,也无害于阳明的本旨;至于年岁的壮晚,倒不是重要的问题。执斋这种见解,当然是从朱王学的调和主义出发,来给阳明学作辩护,而实际阳明学自与朱子学之偏重训诂记诵者不同,阳明所作《晚年定论》,取朱子所自言者来附会己说,未免专凭主观,是粗心大意之作,而因此执斋的辩护,也就很成问题了。
    
    心有意必固我则非虚,非虚而见《四书》、《五经》,则一不可行焉者也。心无意必固我则归乎虚,归乎虚则一可行焉者也,是以心贵虚也。
    功名富贵,锦覆陷阱也,心虚则能见以避之,不虚则视而不见,踏而死者不少矣。呜呼虚哉虚哉!
    因此归太虚,在常人必须先变化气质。
    常人方寸之虚,与圣人方寸之虚同一虚,而气质则清浊昏明不可同年而语也,犹如贫人室中之虚与贵人室中之虚同一虚,而四面墙壁,上下屋床,则美恶精粗之不同也;而方寸之虚者便是太虚之虚,而太虚之虚便是方寸之虚也,本无二矣,毕竟气质墙壁之也。故人学而变化气
    质,则与圣人同者,宛然偏布照耀焉,无不包涵,无不贯彻;呜呼,不变化气质,而从事于学者,其所学将何事,可谓陋矣!
    月之障乎树叶,而虽叶间漏于光,叶之当处遮了,乃似亏月体而非亏焉,是可悟常人良知之障于气质,而隐见断患之义也。故学不重变化气质,则良知虽存于内,焉能照彻于外也哉!
    只要变化气质,则心复归太虚之本体。
    开眼俯仰天地以观之,则坏石即吾肉骨,草木即吾毛发,雨水川流即吾膏血精液,云烟风籁即吾呼吸吹嘘,日月星辰之光印吾两眼光之光,春夏秋冬之运即吾五常之运,而太虚即吾心之蕴也。呜呼,人七尺之躯,而与天地齐乃如此,三才之称,岂徒然哉!宜变化气质以复太虚之体也。
    ……
展开
目录
前言
本论一 日本古学派之哲学
第一章 古学派在日本哲学的位置
第二章 古学派的先导者——山鹿素行
第三章 崛川学派(古义学派)
伊藤仁斋
伊藤东涯
并河天民
中江岷山
第四章 萱园学派(古文辞学派)
荻生徂徕
山县周南
服部南郭
太宰春台
山井昆仑
宇佐美*水
本论二 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
第一章 阳明学在日本哲学中的位置
第二章 阳明学的元祖——中江藤树
第三章 熊泽蕃山与渊冈山
熊泽蕃山
渊冈山
第四章 继起各派的阳明学
北村雪山与细井广译
三重松庵与三宅石庵
三轮执斋
川田雄琴
中根东里
林子平
第五章 佐藤一斋及其门下
佐藤一斋
佐外间象山
山田方谷与春日潜庵
吉村秋阳与池田草庵
模井小楠
奥宫造斋
第六章 大盐中斋
第七章 幕末志士的阳明学
梁川星岩
西乡南洲
吉田松阴
简短的结论
《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