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1840-1949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40171414
  • 作      者:
    程美东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现代化思想史》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成果,其作者是一群一直致力于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想史领域研究的学者。《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以现代化为视角,系统、全面地梳理了1840—1949年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先进的社会思潮的发展线索,详细地分析了这些社会思潮发展的历史成因和社会价值。《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不仅从政治思潮、富国之道、强兵理想、教育观念、精神家园、思维视野等六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现代化思想史的基本内容、发展脉络,而且还对现代化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对于现代化的独特理解。综观全书,资料翔实,观点鲜明,见解深刻,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教材。《中国现代化思想史》可以作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课教材,也可作为政治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专业课教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政治思潮的新陈代谢
    什么是政治现代化?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涉及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等三方面”①。权威的合理化指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来取代传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等五花八门的政治权威;结构的分离即指将那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领域——法律、军事、行政、科学等从政治领域分离出来,设在有自主权的、专业化的但却是政治的下属机构来执行这些领域里的任务,使得各级行政机构变得更加细致、更加复杂并且有更加严明的纪律②;政治参与的扩大指民众广泛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我们认为,仅从实践层次来看,亨廷顿关于政治现代化所作的上述见解是大有道理的,它使人们很容易在实践中将现代化政治与传统政治区分开来。
    中国传统政治的合理性在于其神秘的“天命”和世袭的“道统”,政治结构上实行高度的集权专制,民众的参与程度极低。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被动性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被动现代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政治的不合时宜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中国人从迎接实践挑战的需要的角度对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中国政治制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设想、建议,出现了前后相继的政治思潮。在这些政治思潮当中,那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政治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思潮就是直接构成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思想史的内容,是本章直接的研究对象。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命运
一、“现代化”本义考
二、中国现代化的缓慢启动
三、中国现代化的艰难发展
第一章 政治思潮的新陈代谢
一、中国政治现代化思潮发展过程中的三大坐标:保皇、救亡、启蒙
二、中体西用思潮
三、改良主义思潮
四、自由主义思潮
五、西学中化理论

第二章 富国之道的苦苦探索
一、重农思想
二、重商思想
三、振兴实业论:从《资政新篇》到《实业计划》
四、科教救国思潮

第三章 强兵理想的不断追求
一、“师夷长技”的军事思想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思想
三、甲午战争后酊军事思想
四、民国时期和国民党时期的军事思想
五、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 教育观念的次第更新
一、从经世致用到学习西方
二、洋务时期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三、维新时期的教育改良思想
四、民国时期的现代化教育思想
五、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思想
六、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第五章 精神家园的艰辛拓荒
一、“精神家园”解读
二、近代国人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三、西方伦理价值观念的传入与冲击
四、困惑中的文化抉择
五、国人价值心理的变化
六、文学艺术思潮的新气象

第六章 思维视野的日益开放
一、传统中国人的华夷意识及其危机
二、重新认识世界
三、近代国家观念的萌生
四、逐步走向成熟的外交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