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庐陵门人
谈王安石新学思想的渊源,首先应该提及的是欧阳修。后人曾把王安石与曾巩同列为庐陵门人。欧阳修乃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生于真宗景德四年(1007),卒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长安石十四岁,与王安石为江西同乡。但王安石青少年时并未入于欧公之门。为王安石与欧阳修真正联系搭建桥梁的人,是曾巩,曾子固。安石与子固素为友善,当然他们也是同乡。王安石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云:“江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①曾巩曾再三致书欧阳修,荐安石之贤,其言有日:“巩之友有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称其文,虽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时所急,虽无常人千万,不害也。顾如安石,曾不可失也。”②据《宋史·欧阳修传》载,欧阳修“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可知欧阳修有识人之贤。子固再三致书欧阳修,即欲通过欧阳修之延誉,使安石闻名于世。曾巩又曾对欧阳修言“王安石虽已得科名,彼诚自重,不愿知于人,以为非欧公无足以知我”③。对照当日安石言“韩公非知我者”与今言“非欧公无足以知我”,安石虽自信自重自负如此,犹对欧阳修非常仰慕。其《上欧阳永叔书》言“某以不肖愿趋走于先生长者之门久矣。初以疵贱不能自通,阁下亲屈势位之尊,忘名德之可以加入,而乐与之为善”④云云,是其慕欧公德行才学之证。欧阳修方面也曾盛赞安石云:“太常博士、群牧判官王安石,学问文章,知名当世。守道不苟,自重其身,议论通明,兼有时才之用,所谓无时不可者。”①而在欧阳修与王安石会面之前,欧阳修已经以师长的口吻指点安石之文章得失,欧公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之自然耳。”介甫英分绝人,又经此点拨、提醒,故其以后之文章,不惟不似孟韩,与秦汉以来之文皆不相似。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