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即子莫”之说,似乎比“庄周即杨朱”之说更为牵强,所以也就更鲜为人所道及。
历史是过去的事实,未曾发生过的事实,当然构不成历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孟子,庄子不相知的问题,不是历史本身的问题,而是后代学者在研究他俩的历史中产生的问题。我们用了这么多的篇幅来阐述这个问题,表明研究历史时产生的问题,有时会比历史本身存在的问题麻烦得多。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和完全必要的。历史沿着事实的时间环节前进,而研究历史必须解开事实的逻辑环节才能前进,必然要引用历史本身以外的东西来加以说明和证实。
《天下》篇在《庄子》一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但文词精美,
而且涵盖极广,是一篇精湛的先秦学术思想概述。关于它的作者问题分歧比较大。一种见解认为《天下》是庄子自著。持这种观点的不仅有历史上传统的认为《庄子》全书皆为庄子所作的学者,如郭象,林希逸,而且也有一般地认为《庄子》外、杂篇多为庄子后学所作的明清学者如焦竑、王夫之、胡文英、姚鼐,以及晚近学者如梁启超、罗根泽等。他们的论据归纳起来有三点:第一,古人著书,常于书之末篇阐述学术源流,内容概要,是为通例。如林希逸说:“《天下》篇,《庄子》后序也,历叙古今道术所自,而以己承之,即《孟子》终篇之意。”(《南华真经口义》)第二,内容宏阔,非庄子不能为。如王夫之说:“《天下》篇或疑非庄子自作,然其浩博贯综,而微言深至,固非庄子莫能为也。”(《庄子解》)第三,文词瓌玮,非庄子不能及。如胡文英说:“《天下》篇笔力雄奋奇幻,环曲万端,有外,杂篇之所不能及者,庄叟而外,安得复有此惊天破石之才。”(《庄子独见》)这三条论据当然都是正确的,但不是绝对的;从逻辑上来说,是充分的,但不是必要的。另一种见解,认为《天下》是庄子以后人所作。持这种观点的学者的论据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天下》篇的语调口气,不能是庄子自述。如林云铭说:“《天下》篇为《庄子》全书后序,明当时著书之意,一片呵成文字……其叙庄子段中备极赞扬,真所谓上无古人厂下无来者,庄叟断无毁人自誉至此,是订庄者所作无疑。”(《庄子因》)第二,《天下》篇的思想和格调皆与内篇不合。如叶国庆说:“此篇非庄子所作:一,庄子齐大小,一是非,必无圣人、君子等分别之;二,‘其在于诗书礼乐者’云云,明言儒家于道所得独厚;‘其散于天下’云云,明言诸家只得道之一端,乃儒家口气;三,‘不侈于后世’以上为一篇总纲,以下分叙百家,庄子为百家之一而已,作者悲百家往而不反,故此篇必非庄子所作,四,内篇多寓言、重言,此篇全是庄语。”(《庄子研究》)
比较两种见解,无疑后一见解更为可信。应该说,《天下》篇和内七篇的风格和境界的悬殊是很显然的。《天下》篇提出的理想人格是“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的“内圣外王”,而内七篇所描述的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徬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太宗师》)的“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所以《天下》篇不可能是庄子自著,而一定是庄子以后所撰。
《天下》篇是庄子以后何人或何派所作,晚近学者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一是谭戒甫的观点,认为《天下》是淮南王刘安所作。谭氏的推论可分为两步:第一,《天下》篇的思想和《淮南子》,特别是其中的《要略》篇多相同;第二,《天下》篇即是《淮南王庄子略要》的改名。二是严灵峰的观点,认为《天下》是荀卿晚年的作品,是其“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史记·荀卿列传》)的文字,或者也一定是荀卿门人后学得其传授而作。严氏的论据主要有两点:第一,《天下》中批评,综括各家学术观点与荀子《解蔽》、《非十二子》、《天论》等相近;第二,所用辞语如“道术”、“神明”、“百家”、“内圣外王”等亦相仿佛。三是张恒寿的观点,认为《天下》足荀子以后、司马谈以前,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的儒家作品。张氏的论证亦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就判定其思想派别归属来说,《天下》篇推尊儒家,倡“内圣外王”,立场是属于儒家的,第二,就判定其写作时代而言,《天下》篇的“百家皆有所可,时有所用”的主张,与《吕氏春秋》的著述结构和部分内容,《易·系辞》“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的观点,及司马谈“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态度等所表现出的学术综合趋向是相同的,而不同于荀子《解蔽》等的批判倾向。
以上,简略地论述了佛学作为一种从印度传入的异质文化的思想观念在中国思想文化土壤里生根、发芽、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最初的概念、观念取同,到进一步的思想观念的释义,和最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思想的创造,庄子思想都起了主要的作用。这是中国文化和思想对异质文化和思想的消化,改造能力舶具体表现。庄子思想所具有的这种能力,此后在理解、吸收近代逐渐传入的西方文化和思想中又一次卓越地表现出来。
中国近代思潮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呼唤人的觉醒,个性的觉,醒。它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运动的政治目标——自由、平等,博爱的哲学理论基础。中国近代思潮的人的理论,主要是在两个理论层次上展开,或者说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人(人性和个性),一是人心(道德情感和知觉能力)。
中国近代思潮的人论,其基本出发点是把人作为孤立的、自然的存在来考察的;它的理论矛头主要指向封建的专制制度和理学思想,唤醒、恢复在这个制度和思想压抑下已经扭曲变形,已经丧失了的那种作为人应有的精神自觉和对生活的追求。在这个问题上,在这个共同的理论方向上,近代思潮中政治上和学术上都处于对立状态的,以康有为和章太炎为代表的两派,又有所不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自然人性论,主要是从肯定人的自然欲望(“人欲”)的合理性来否定封建理学的天理人性论的禁欲主义,并推出一种:“平等”的观念。康有为认为,从根本上说,人性就是人的本然的、自然的存在状态,无所谓“善”或“恶”。他说,“性者,生之质也,未有善恶”(《万木草堂口说·中庸》一)。如果将人的本然的、自然的状态再作具体的分析、描述,康有为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然欲望驱动下的“去苦求乐”。他说:“人生而有欲,天之性……人情所愿欲者何?口之欲美饮食也,居之欲美宫室也,身之欲美衣服也……身世之欲无牵累压制而超脱也,名誉之欲彰彻大行也……”(《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41—42页),“普天之下,有生之徒,皆以求乐免苦而已,无他道矣”(《大同书》,第6页)。康有为进而认为,顺应、满足这种自然人性欲望,就是“圣人之道”、“孔子之道”,他说:“夫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长兴学记》),“圣人之为道,亦但因民性之所利而导之……所以不废声色”,“孔子之道,乃天人自然之理”(《春秋董氏学》)。十分显然,康有为的自然人性论是对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而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人性论观点的否定。故他批评说“宋儒专以理言性,不可”(《万木草堂口说·中庸》三)。
应该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的这个观点,在理论深度上尚未超越明末清初理学批判思潮。但是,康有为并没有停留在这里,他把人的本忆就是人人相同的自然秉赋的观点,又向前推进一步,逻辑地得出了和封建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人人平等”的政治结论。康有为说:“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光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长兴学记》),“人人既是天生,则直录于天,人人皆独立而平等”
(《中庸注》)。这样,康有为的人性论观点虽然在理论形式上仍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理”与“欲”、“善”与“恶”之辨的古老论题,但其内容却是属于新的、近代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导引出近代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结论的康有为的人性论观点,追溯其理论渊源却并不是在近代,在西方;而是在古代中国。康有为曾说,“告子是而孟子非”(《长兴学记》),他的自然人性论无疑地是受到告子人性论观点的影响。实际上,如前所述,把“性”理解为事物的本然状态,把人性理解为无善无恶的自然状态,正是庄子的观点,《庄子》中写道“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庚桑楚》),“欲恶避就,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盗跖》),可见,康有为自然人性论中用以定义“人性”的两个主要的内涵——“生之质也”,“求乐免苦”,其观念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庄子》。
展开
庄子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思想某些基本特征和内容的最早的观念根源。因此,全面而深入的庄子思想研究,我以为自然首先必须从《庄子》中探索、发现庄子思想的整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逻辑结构;同时还必须跨出《庄子》本身,在一种比较宽广的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背景下来观察、分析庄子思想的理论面貌及其存在、演变的历史。具有这两方面内容的庄子思想研究,可称之为“庄学研究”。这是对中国哲学中的一个观念渊源的历史考察。
庄子生活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和许多先秦人物一样,这位生平寂寞的古代哲人,他的身世和他的著作《庄子》,都被漫长岁月堆积下来的历史尘埃覆盖得甚为模糊,丛生了许多可疑的问题。无疑地,清扫覆盖在庄子身上的历史灰尘,应是庄子思想研究的基础的工作。本书上编对庄子其人其书进行的考论,就是属于这样的工作。在这里,我根据比较可靠的《庄子》中的材料,描述了庄子生平的生活面貌;重新分析了某些历史记载,并利用某些考古的发现,比较细致地辨析了庄子的身世;考察了《庄子》从古本到今本的演变过程,以及宋代以来辛勤的学者们钩索《庄子》佚篇、佚文的情况;唐、宋以来关于《庄子》“真伪”的争论,我也从一种新的理论立场作出分析和判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围绕着庄子的存疑问题,我希望都能给予有据而明确的回答。在为此目标的努力中,我感到对于早在宋代,甚至更早就逐渐形成的我国考据的学术传统和—学术积累,对于晚近的学者,特别是《古史辨》以来考辨庄子的学术
成就,都是不能忘却的,但也不能囿域其中。
《庄子》中蕴藏着的深邃的思想源泉和不竭的美感源泉,一直强烈地吸引着后世的人们;从本世纪初“诸子学”以来,作为一种具有科学理论形态的庄子思想研究,也一直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学术领域。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辨析着《庄子》,用不同的理论工具发掘着《庄子》,努力把庄子的智慧溶进现代生活。在本书中编,我也以一种理性的、实证的态度做着这样的工作。在深入分析现存《庄子》的思想资料的基础上.我从自然哲学、人生哲学、社会批判、 庄子思想的认识结构、庄子思想的文学特质和古代科学背景等五个方面展现、论述了庄子思想的外貌和内容。我主要是通过对《庄子》中众多观念或思想的内容深度的差别和理论性质的差别的分析,来揭示庄子思想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同时也用以说明庄子思想在先秦的历史发展。庄子那些具有源头或轴心性质的思想观念的起源,我是通过背景的分析把它显示出来的。将庄子思想的具体方面与大约同时代的先秦诸子思想,与世界思想史上那些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作对应的比较分析,庄子思想的理论特色也就清晰地显现来出了;这种特色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对自然的洞察和对自由的追求。正是这种特色,标志着庄子思想在世界哲学舞台上不可被遮掩、被埋没的独立的位置,表明了主要是道家庄子思想和儒家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完整的、周延的人生境界、哲学境界。
庄子心思的生命十分奇特: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思想体系,它在先秦以后就停止了发展,已经终结,但是,庄子的思想观念,庄子的语言,仍然生机盎然地生长在魏晋、唐宋迄至今天的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之中。庄子思想研究自然不能回避而是要考察并说明这一显著的文化现象和历史事实。在本书下编,我以中国哲学的整个发展进程为背景,逐一分析了庄子思想与先秦子学诸派的异同和相互反应,具体考察了庄子思想以怎样的方式、哪些内容分别影响,渗透进儒学(经学、玄学、理学),道教、佛学等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思想理论体系以及近现代学术思潮中去。这一考察分析,使我能够比较有根据地对汉、唐以来学者们所一再提出的庄子思想的学术渊源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能比较有根据地判定庄子思想在先秦以后的持久的存在和继续表现着的不竭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具有这样一种不可被中国历史上其它任何思想理论体系所替代的历史作用: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发展演变中的最活跃的、不衰的观念因素,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理解,消化异质思想文化的最有力的,积极的理论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