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 中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1052762
  • 作      者:
    王国轩译注
  • 出 版 社 :
    中华书局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是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原是《礼记》中一篇,在唐以前并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至唐代,韩愈等引用《大学》,开始为人所注目。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称之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后来朱熹又在二程基础上,重新别为次序,分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格物致知章已缺失,作了著名的《补传》。朱熹对大学的解释,是一种重新阐释,换言之,是从理学角度的新解。充分体现了心性之学,使《大学》升华为哲学。从此理学不仅接续道统之传,还有了自己的规模和节次。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它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经易》比《中庸》影响大,涵盖面广,而《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许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从而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国轩,1939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中华书局编审,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古籍整理与哲学史研究知名学者。古籍整理及研究著作有:《李靓集》、《吕坤全集》(与王秀梅合作)、《呻吟语译注》(同上)、《诗经精粹解读》(同上)、《大学中庸译注》、《宋元明清十三经注疏》(合编)、《周礼评述》、《李靓评传》、《范缜》等,以及哲学史、文学史论文6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展开
精彩书评

  ★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呀!
  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中庸之道。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网友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很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网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章
  朱本称此章为“传之三章,释止于至善”。旧本“《诗》云邦畿千里”至“与国人交止于信”一段,在“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后。“《诗》云瞻彼淇澳”至“此以没世不忘也”一段,在“故君子必诚其意”后。这是引经传和孔子话说明“止于至善”。
  从物各有当止之处,到人当有当止之处,再到圣人当止之处,所有当止之处,都应是至善。具体说来,从三个方面指出相互责任关系:即君要仁,要有仁爱之心;而臣相对应的是敬,尊重和严肃;父的品德要求是慈,要有慈爱之心;而儿子对应的是孝,对父母孝顺;民众彼此要讲求信,做到彼此诚信。这些品德都需要学习、自修、振作、发扬、磨砺,通过这些功夫,达到盛德至善的境界,使整个社会各得其所。
  《诗》云(1):“邦畿千里(2),惟民所止(3)。”《诗》云(4):“缗蛮黄鸟(5),止于丘隅(6)。”子曰:“于止(7),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8)!”《诗》云(9):“穆穆文王(10),於缉熙敬止(11)!”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注释:
  (1)《诗》云:此指《诗经·商颂,玄鸟》。
  (2)邦畿(jī):古代天子都城及其周围的郊区。
  (3)止:居住的地方。
  (4)《诗》云:此指《诗经·小雅·绵蛮》。
  (5)缗(mín)蛮:即绵蛮,鸟鸣声。
  (6)止:栖息。丘隅:山丘的一个角落。
  (7)于止:对于居住的地方。
  (8)可以:何以,为什么。
  (9)《诗》云:此指《诗经,大雅·文王》。
  (10)穆穆:形容文王仪表深沉端庄,道德深远的样子。
  (11)於(wū):叹美词。缉:继续。熙:光明。敬止:朱熹解为:“言其无不敬而安所止也。”高尚的文王啊,不断地发扬他的光明美德,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诗》云(1):“瞻彼淇澳(2),菉竹猗猗(3)。有斐君子(4),如切如磋(5),如琢如磨(6)。瑟兮侗兮(7),赫兮喧兮(8)。有斐君子,终不可谊兮(9)!”如切如磋者,道学也(10);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倜兮者,恂傈也(11);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注释:
  (1)《诗》云:此指《诗经,卫风,淇澳》。
  (2)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ù):水边。
  (3)菉:通“绿”。猗猗(yī):美丽茂盛的样子。
  (4)斐:文质彬彬的样子。
  (5)如切如磋:如同对骨角进行切割磋光一样。
  (6)如琢如磨:如同对玉石进行雕琢打磨一样。
  (7)瑟兮倜(xiàn)兮:严谨宽大的样子。瑟,严谨。倜,宽大。
  (8)赫兮喧兮:光明煊赫的样子。
  (9)谊(xuan):忘记。
  (11)道:说,言。
  (11)恂傈(xúnlì):戒惧的样子。
  ……
展开
目录
大学
第一章
……
第十一章
附录 朱熹《大学章句序》
中庸
第一章
……
第三十三章
附录 朱熹《中庸章句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