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哲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8054703
  • 作      者: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1889年4月26日生于维也纳。1903年他被送到林茨(Linz)的一所中学学习。1906年毕业。中学毕业后,维特根斯坦到柏林一所高等技术学校读书。1908年毕业。毕业后,他便转到曼彻斯特大学就读,专业是空气动力学。1911年暑假期间维特根斯坦到耶拿拜访弗雷格。后者建议他到剑桥跟罗素学习。于是,这年秋天他来到剑桥,很快便得到了罗素的高度赏识。1913年秋-1914年春他写出了一些重要哲学笔记。1914年8月维特根斯坦报名参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期间他写了4-7本笔记。一战结束后,维特根斯坦在奥地利农村教了几年小学。1929年,他又回到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自此以后,他写了若干本哲学笔记。1939年被接纳为剑桥大学哲学教授。1947年秋,维特根斯坦辞去教授一职,专心哲学写作。1951年4月29日,维特根斯坦与世长辞。他的临终遗言是:“告诉他们我这一生过得很好!”。
展开
内容介绍
  在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唯一创造了两种不同哲学而又各自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者则以《哲学研究》为象征。
  本书告别了传统西方哲学以理想语言为基础、试图探索语言本质的静态逻辑构造论,重新将语言哲学捡回到日常语言中,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的功能作用作为出发点。他所提出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类似”对语言哲学的发展贡献基本。
  本书译者陈嘉映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译者。本书直接译自维氏的德文原本,因而是迄今中国最贴切、最准确的这一哲学名著的译本。
展开
精彩书评
  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战火烽烟
  维特根斯坦(1889-1951)奥地利哲学家、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主要著作包括《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等。4月26日是他诞辰116周年,特以此文表达对这位伟大哲学家的敬意。
  1914年10月13日深夜,一条奥地利的拖船跟随着其他战舰,正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淖之中。这里是位于俄国、奥地利、波兰三国交界处的韦克泽尔河,25岁的士兵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责值夜班,他必须看管战船上的探照灯。军官有时下令用速射炮和机关炮骚扰敌军,如果那时他受命打开探照灯,将遭到猛烈的炮火轰击。而现在,一切都还很平静,他将有空闲构思他那更为惊心动魄哲学。这些思想,在未来的一个世纪里震撼了世界。
  这是《战时笔记:19141917年》所录的一个片断,伟大的著作《逻辑哲学论》所诞生的背景。当后世学者把水晶一般晶莹剔透的《逻辑哲学论》拿在手里把玩的时,人们何曾想到,那本书来自一战的炮火烽烟中,来自与死神照面时的沉思。如果把《逻辑哲学论》比作一部不朽的电影,《笔记》就是它的前传:在《笔记》的哲学部分,你可以看到《逻辑哲学论》里的7个主要命题已经成型;而在它的私人部分,一个向上帝痛苦吁请的年轻人一个冒死战斗的士兵,将有别于我们在《逻辑哲学论》里看到的那位冷静得近乎冷酷的哲学家形象。《逻辑哲学论》是平静的大海,《笔记》就是怒吼的波涛
  作为奥地利钢铁大王的小儿子,年轻的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要主动参战?这恐怕是《笔》的读者极为关心的。有一种说法是爱国,另一种说法是去赴死。《笔记》显示,两者可能兼而有之,但更为关键的是,他可以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获得许多极端的体验。事实上,维特根斯坦对自己的国家获胜并无信心。战前他在剑桥,求学于弗雷格和罗素,英国这个国家给他留下了极佳的印象。1914年10月26日的笔记里,他称英国人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他判断德意志民族必将战败。虽然维特根斯坦对战争本身没有太深入的见解,但他的观察无疑非常准确。地利最后战败了维特根斯坦在这场战争中极其勇敢,获得了勋章。他在维也纳林茨中学有一个同学也参加了战争,不过那个人是在慕尼黑加入巴伐利亚步兵团。此人年龄仅比他大6天,也因为作战英勇而获得两枚铁十字勋章。当然,维特根斯坦对此一无所知。在《笔记》变成《逻辑哲学论》的战后岁月里,那个士兵也向世界推出了他的“杰作”——“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他的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有必要交待一下,《笔记》的作者是在何种心境下完成他的哲学研究和战斗任务的:他的二哥库特1910年自杀;此前他的大哥汉斯和三哥鲁迪也分别在美国和德国自杀身亡;他的四哥、钢琴家保罗在1914年的战争中失去右手,被俄国人俘虏;他资助过的诗人朋友特拉克尔同年在波兰拉科夫去世;他最好的朋友卫·平森特1918年因飞机失事去世;而他本人正与自己的老师、朋友所在的国家作战。
  英国小说家毛姆后来以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创作了一部著名的小说———《刀锋》,在小说里,人们读到一个因好友飞机失事而看破红尘的飞行员拉里。事实上,生活从来不模仿艺术。维特根斯坦在一战前后遭受的心灵创伤,远远超过毛姆笔下的拉里。
  在毛姆那儿,拉里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风道骨;而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一战的岁月正是他心灵上的一场战争。他在一战中与鄙俗的人群为伍,在接连失去亲友的同时他自己也时时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经常使用“围攻”这样的词来形容自己在战斗空闲进行的思考。一切都是烈火般的煎熬,他经常想到自杀,而哲学与上帝是他抓住的两座岛屿。1916年3月30日,他在笔记里写道,“……我的灵魂收缩在了一起。愿上帝照亮我!愿上帝照亮我!愿上帝照亮我的灵魂。”
  维特根斯坦在战争中的痛苦处境,源自他无法与周围的士兵相处。他的出身、受过的良好教育、进行的哲学思考以及敏感、孤傲的性格,都把他孤立起来。笔记显示,他常常对军官抱有好感,而那些在生死面前充暴露其本性的下级士兵则不断地折磨他的神经。他后来意识到,这些人对他的伤害“与其说是卑鄙,不如说是具有异乎寻常的局限性”。他在笔记的哲学部分写道:“只有经由如下方式我才能使我独立于世界—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控制了它:我放弃对事情的任何影响”,这就是后来《逻辑哲学论》里“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笔记还记录了他的自慰——他称之为“感性上的需求”。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上遗世独立,那种透骨的孤独感几乎伴随了他一生。即使是深刻如罗素者,也不能充分把握他的思想。维也纳学派的石里克等人把维特根斯坦视为同道,认为他的哲学是科学化、逻辑化的典范,后者却不以为然。我们从《笔记》可以看出,后来的《逻辑哲学论》并不是纯粹的分析哲学、语言哲学著作,而是包含了大量的形而上思辩,《笔记》1916年7月7日的这一页明确记录着:“……但是令人奇怪的,不能建立起(其)与我关于数学的思考的联系”。这恐怕是《笔记》给我们的最大启示:真正的哲学最后都突破了方法论的界限,与纯粹的真理相关。
  战争结束后,维特根斯坦已经完成了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转变。1919年他带着《逻辑哲学论》的初稿从战俘营返回祖国,这是《笔记》的读者看不到的。这时的他自信已经解决了哲学的问题,同时也看清了世界的面目。30岁的他放弃了继承的巨额财产,到南部山区去做一名小学教师,开始了长达10年的隐居生活。
展开
精彩书摘
    3 我们也许可以说,奥古斯丁的确描述了一个交流系统,只不过我们称为语言的,并不都是这样的交流系统。要有人问:“奥古斯丁那样的表述合用不合用?”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像上面这样说。这时的回答是:“是的,你的表述合用;但它只适用于这一狭窄限定的范围,而不适用于你原本声称要加以描述的整体。”
    这就像有人定义说:“游戏就是按照某些规则在一个平面上移动一些东西……”——我们会回答他说:看来你想到的是棋类游戏;但并非所有的游戏都是那样的。你要是把你的定义明确限定在棋类游戏上,你这个定义就对了。
    4 设想一套书写系统,其中的字母用来标示声音,但也用来标示重音,用来作标点符号。(可以把一套书写系统看作一种用来描述声音形态的语言。)再设想有人把这样一套书写系统理解成:仿佛每一个字母只是简单地对应于一个声音,仿佛这些字母不再有与此完全不同的功能。奥古斯丁对语言的看法就像对书写的这样一种过于简单的看法。
    5 看看第一节的例子,也许就想得到,语词含义的通常概念形成了多浓的一团雾气,使我们无法看清楚语言是怎么起作用的。而在某些运用语言的原始方式那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综观语词的目的以及语词是怎么起作用的;因此,从这些原始方式来研究语言现象有助于驱散迷雾。
    孩子学说话时用的就是这一类原始形式。教孩子说话靠的不是解释或定义,而是训练。
    6 我们可以设想语言是A和B的全部语言。甚至它是一个部落的全部语言。在那里,人们教孩子们做这些事情,教他们一边做一边使用这些语词,一边做一边对别人说的话作出反应。
    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用手指着对象,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这些对象,同时说出一个词;例如,指着板石形状说出“板石”一词。(我不想把这称为“指物定义”或“定义”。因为孩子还不能够对名称发问。我将把它称作“指物识字法”。我说它会构成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人们实际上是这样做的,而非因为无法设想另外的做法)。可以说,这种指物识字法是要在词与物之间建立一种联想式的联系。但“联想式的联系”说的是什么?说的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东西。但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孩子听到语词,事物的图像就在他心里浮现出来。就算有这样的时候——但这就是语词的目的吗?——它的确可以是目的。——我可以设想这样来使用语词(一串声音)。(说出一个词就仿佛在一架想象的钢琴上击一个键。)但在第2节的语言里,语词的目的不是要唤起意象。(当然人们也有可能发现这有助于达到真正的目的。)
    但若指物识字法会产生这种[唤起意象的]效果——我该不该说它产生对语词的理解呢?难道不是听到喊“板石!”就如此这般有所动作的人才理解了这个词吗?——但指物识字法的确有助于这种理解;但它必须同一种特定的训练结合才有这种作用。如果采用的是另外一种训练,同样的指物识字法就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解。
    “我把条钢系在杠杆上,就制成了制动闸。”——是的,如果已经有了机械装置的所有其他部分。只有和整个机械连在一起它才是个制动杠杆;从支撑它的机械上拆下来,它就连个杠杆都不是了;它什么都可以是,或什么都不是。
    ……
展开
目录
编者小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中译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