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当代思想批判:穿越终极关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680438
  • 作      者:
    吴炫编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吴炫,1960年2月生于南京,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否定主义美学》、《否定本体论》、《否定与徘徊》、《批评的艺术》等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国内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20余篇。致力于文史哲原创理论的研究,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否定主义理论体系。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认为,中国当代学者对现实说不出有力量的话语,他们要么凭借西方思想,要么退回中国传统立场,因此都存在“思想贫困”。解决的办法,只有在知识层面上反思中西方“否定哲学”。本书力图以“否定”作突破口,创造一部完全属于自己的否定学,并探索性地用“本体性否定”,
展开
目录
本体性否定:我的否定观(代前言)
——答友人问
对学术观念的“本体性否定”
原创努力:“本体性否定”的创新观念
为什么提出“原创”问题
“原创”的基本含义
“原创”的基本方法
悬空状态:“本体性否定”的审美观念
什么是“悬空”
我们为何需要“悬空”
在“悬空”中我们何为
知识批判:“本体性否定”的实践观念
什么是“独立的批判立场”
知识批判先于社会批判
传统的问题,当代的主义
中国当代实证性学术观批判
实证:文化精神的缺失与学术观念的狭隘
作为科学性的实证之局限
实证与思辨的复杂关系
思辨力联袂创造力
第三种批评及其方法
第三种批评及其背景
说“不”与如何说“不”
对辩证哲学的“本体性否定”
批判与继承:一个非整体性思维方式
“批判与继承”的材料性
“批判”的局限与重释
“继承”的局限与重释
“本体性否定”:对“批判与继承”的穿越
理论联系实际:一个有待深思的命题
理论产生于实际
理论:是普遍作用的,还是普遍影响的
理论针对“什么实际”
什么是理论的“有作用”
反传统·反文化·反文明:三个含混的否定观
反什么传统
文化不可“反”
文明:错误的反与正确的反
超越实践论美学的三个关键问题
审美是否依赖于内蕴丰富的社会存在
审美是否依赖于主观能动性、感性与个性
审美是否依赖于辩证运动与辩证思维
对历史哲学的“本体性否定”
进步论:西方历史观批判
“进步论”思维及其局限
走向“历史不同论”
“不同论”与中国历史
循环论:中国历史观批判
“循环论”局限之一
“循环论”局限之二
“不同论”对“循环论”的本体性否定
不同论:否定主义历史观
历史不同论的基本内容
历史不同论的分期方法
中国文学史分期素描
对伦理哲学的“本体性否定”
从“义利相克”到“义利分立”
义利相克的历史及其局限
义利分立及两种义
心灵依托之义的定位及其实现
从“和而不同”到“不同才和”
儒家“和而不同”的当代性局限
“不同才和”:“本体性否定”的和谐观
两种“不同才和”的否定关系
从“禁欲纵欲”到“欲望放松”
“放松”:“本体性否定”的欲望观
人为性对“放松”世界的各种侵犯
作为“离开欲望世界”的否定性
对个体哲学的“本体性否定”
从“个人自由”到“个体化理解”
“个体”的历史
“个体”的重释
“个体”的实现
人文关怀中的“个体化理解”
“终极关怀”的完美性局限
“终极关怀”的情感性局限
“终极关怀”的非我本性和顶峰性局限
“存在关怀”的健康性
“存在关怀”的理解性
“存在关怀”的个体性与不同性
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化理解
“个体化理解”作为当代心灵依托
我行我的什么素
创造和珍视不可重复的爱
职业中的存在
将“如何成为自己”作为人生追求
“否定本体论”研究手记(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