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对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3079327
  • 作      者:
    ((1949~))赵敦华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人文学部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哲学分会主席。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现代西方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著有《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Ⅸ基督教哲学1500年》、《当代英美哲学举要》、《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简史》和《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以及《西方人学观念史》(主编)等著作十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回到事物本身”,是现象学的口号。对现象学而言,“事物本身”即显现于意识的对象,“回到事物本身”意味着在意识之中追寻事物的本质。这本无不当之处,但一些主要的现象学家把“意识”等同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他们没有看到,人的意识是一个思想的世界,对人的意识的研究不能自我封闭在个人意识的领域,而要向人类的思想世界开放。因此,我把现象学口号修改为“回到思想的本源”。 
    我所说的“本源”是一个复合词,包括“根本”和“起源”两层意思。思想世界的根本是它的构成要素——文本。文本既有思想的内涵,又是思想的载体,文本在历史中流传,出现在世世代代的人面前,供人们理解、欣赏和批判。文本既是个人主体的显现,又是历史和公众的客观对象,我们在思想世界首先要面对文本,特别是经典文本。“回到思想的本源”,就是要不断地解读经典,讨论经典,传播经典。 
    文本虽然重要,但不是世界的一切,文本的起源在文本之外的现实世界。但现实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性和人所生活的环境和他们所创造的文化,是历史中的个人创造文本的永无止境和永不枯竭的源泉。“回到思想的本源”,就是要回归到人性的起源和发展的那个进化过程,反思我们现在所处的思想世界的“原点”,从那里开始追寻文化传统之根和自我意识之源。
展开
精彩书摘
    4.为什么说自由解放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中间原理前面提到,马克思提出的自由解放理论是他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改造为社会历史的批判方法的结果。我们知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改造伴随着一个崭新的唯物主义的诞生。如果把辩证的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高的、普遍的原理,那么,我们需要认识到它的三个特点,才能看出这些最高原理与自由解放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第一个特点涉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对象。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从1845年的《神圣家族》开始的工作是建立“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①。马克思在创立他的新唯物论时,并没有区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更不是先按照自然规律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而后把它“推广和应用”到社会,创立“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以“存在”(Sein/Being)为最高、最普遍的研究对象,但“存在”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界的“物质”、“本体”,而是“社会存在”。马克思的唯物论的最高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它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生产劳动)和人与人的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中概括出来的,而不是单纯从自然规律概括出来的“物质决定意识”的一般性原理。关于这一点,我在《“物质”观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嬗变》一文中有所论述,兹不赘述。
    第二个特点是,马克思的唯物论没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隔阂。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论所强调的“物质”没有人的价值,是名副其实的“物本主义”;而马克思所说的物是有价值的,首先是人类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包括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价值的两重性人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他的经济学理论把唯物主义置于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论证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一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相一致。关于这一点,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论述,兹不赘述。
展开
目录
上篇 马克思哲学:正本清源
研究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正本清源”方案
1.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
2.“列宁方案”和“斯坦普方案”
3.“正本清源”的方案
4·“正本清源”是否适用于一般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5.什么是马克思哲学之本
6。什么是马克思哲学之源
“物质”观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嬗变
1.西方哲学史上的“物质”观念
2.费尔巴哈的自然本体论
3.马克思哲学的“物质”范畴
4.“哲学基本问题”的来源
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1·西方哲学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三个层面
2.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思
马克思哲学的中间原理
1.什么是“中间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中间原理”
3.什么是马克思的自由解放理论
4.为什么说自由解放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中间原理
5.自由解放理论有何现实意义
波普尔对马克思:批判理性主义的批评和反批评
1.波普尔的批评
2.对波普尔的批评的两点评论
3.对波普尔批评的三点质疑

中篇 西方哲学:推本溯源
西方哲学的危机和进化论转向
1.西方哲学的“文化母体”概念
2.从“文化母体”的观点看西方哲学的危机
3.现代西方哲学批判:从达尔文主义的观点看
4.达尔文范式
5.杜威的进化发生学方法
6.哲学的进化论转向的任务
现代达尔文主义向社会领域的胜利进军
1_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的进化论研究
2.社会生物学的新综合
3.社会生物学批判
4.进化心理学的人性论
……
人性科学何以可能
图腾制是人类文明的起点
宗教哲学的达尔文范式
研究道德起源的达尔文范式
逻辑和形而上学的起源
在西方哲学文本的语境中理解Being的意义
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中的十个误解
休谟的经验论真的摆脱了矛盾吗
下篇 中国哲学:返本开新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考古哲学思考
保卫中国哲学 
中西形而上学的“同源分流”
《孟子》的道德形而上学的体系
《墨子》的功利主义体系
中国古代价值律的重构
中加古代价值律在政治哲学中的应用
走向“黄铜时代”
第一次中西文化交流得失之考察
中国文化对西方现代性形成的作用
西方汉学研究的“韦伯话语”
“大哲学”视野中的现代中国的哲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