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矢量分析
现代物理学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有实物和场两种形式,物理场是其中的一种场。物理场的性质需用适当的物理量来描述,物理量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根据物理量是否有方向,物理场可以分为标量场和矢量场;根据物理量是否随时间变化,物理场可以分为静态场和时变场。物理场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需要用数学进行描述。数学场论是对物理场中物理量进行表达的有效工具,但物理场的本质特性与所选择的表述方法无关。
本章主要介绍数学场论的基本知识,包括矢量分析基础、标量场的梯度、矢量场的散度、矢量场的旋度,以及亥姆霍兹定理等。
1.1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
1.1.1矢量与矢量场
1.标量与矢量
物理场的物理量为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温度、高度等)称为标量。由标量的大小即可完整描述该物理量的性质。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电场强度等)称为矢量,重力场、速度场、电场和磁场等都是典型的矢量场。
2.矢量的表示方式
通常用A表示矢量,其数学表示与图像表示如下。
1)数学表示
式中,A为模值,表征矢量的大小;为单位矢量,表征矢量的方向,大小为1。
矢量的大小或模:
矢量的单位矢量:
这说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矢量称为常矢量。单位矢量不一定是常矢量。
2)图形表示
矢量用图形可表示为带有箭头的线段,其长度为A,箭头表示A的方向。
一个矢量的大小为零称为空矢或零矢,因为它没有大小(长度),是唯一不能用箭头表示的矢量。
3.标量场与矢量场
物理量(如温度、电场、磁场等)在空间以某种形式分布,如果在每一时刻、每个位置上该物理量都有一个确定的值,则称在该空间中确定了该物理量的场,称为物理场。
按物理量的性质,物理场可分为标量场和矢量场。如果在确定的空间区域内,每一点都有一个明确的物理量值与之对应,则称在该区域上定义了一个场。标量场研究的物理量是标量,如温度场、密度场、电势场等。矢量场研究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场、速度场、电场等。可以看出,场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分布,在该空间内处处连续(除有限点或表面外)。
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物理场可分为静态场和时变场。静态场的物理量在空间内分布不随时间变化,记作。时变场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记作。
1.1.2矢量的运算
1.矢量的加、减法
两矢量的加法和减法在几何上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来直观地表示,其图形表示见图1.1.1。
在直角坐标系中,两矢量的加法和减法:
从上式看出,矢量的加法符合交换律和结合律,即
因此,矢量的加法和减法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2.矢量的乘法
1)矢量与标量相乘
当k>0时,kA与A同向;当k<0时,kA与A反向。
2)矢量与矢量点乘
若,此时为*大值,且A与B平行;若,此时为*大值,且A与B垂直;A在B上的投影为。
矢量与矢量点乘用图形表示见图1.1.2。
由式(1.1.6)可以看出,两个矢量的点积为标量。矢量的点积符合交换律和分配律,即
3)矢量与矢量叉乘(矢量积)
其图形表示见图1.1.3。
由式(1.1.8)可以看出,两个矢量的叉积为矢量。矢量的叉乘不符合交换律,即
但符合分配律,即
的大小平行四边形面积,其方向垂直于A、B所在的平面。若;若,则。
3.矢量的混合运算
分配律:
标量三重积:
矢量三重积:
1.2正交坐标系
为了研究地球物理场中物理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需要引入适当的坐标系。坐标系的选择直接影响场量描述的简便性和计算的效率。在地球物理场论中,常用的坐标系包括直角坐标系、圆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每种坐标系因其几何特性而适用于特定的物理问题。
1.2.1直角坐标系
图1.2.1为一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由三条互相正交的直线形成,三条直线称为x、y、z轴,三个坐标变量分别为x、y、z,它们的变化范围分别是
过P(x0,y0,z0)的三个相互正交的单位矢量为ex、ey、ez,ex、ey、ez分别代表x、y、z增加的方向,相互垂直且满足右手螺旋定则,即
在直角坐标系中,设任一矢量A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