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今夜有暴风雪(梁晓声中篇小说精选)/梁晓声青年文学中心精品丛书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689918
  • 作      者:
    作者:梁晓声|编者:路文彬|责编:丁燕伟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编辑推荐
梁晓声俨然是传统意义上的保守作家,只是他的传统与保守从来都不是被动的。这种传统与保守根植于他对生活的真诚,以及对历史的深情。梁晓声讲述故事的动机不是取悦读者,而纯粹是履行某种使命。这种使命的神圣与沉重决定了其自身必要的紧迫性,以至于他不得不借助小说的容量和抒情来应对这一紧迫性。于是,他的故事只能越讲越长。 《梁晓声中篇小说精选》以时间为序分别收录了梁晓声先生不同时期的六部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选》《冰坝》《白发卡》《北方的森林》四篇。以上小说题材广泛,涉及生活的多个群体。作家能直面社会现实,揭示社会矛盾,以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讴歌时代的真善美,以犀利、冷峻的语言鞭挞社会的假恶丑,以睿智的思想洞悉和反思人性的复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描绘时代的全景。
展开
作者简介
梁晓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全国中高考热点作家。作品因备受中小学师生喜爱而获得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奖,多篇作品入选语文课本和考试试题并且登上《朗读者》等节目,由其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均引起了时代的热议。代表作有《人世间》《雪城》《今夜有暴风雪》等。
梁晓声身为平民的代言人,其作品语言朴实,情感深切,通过对人类最无私的两种情感——母爱和父爱——的追忆,带领每个读者回忆自身成长过程,重新体验家庭温暖,从父母勤劳坚忍、自尊自强的生活经历中汲取重新面对生活、追寻自我幸福的勇敢与乐观。
展开
内容介绍
1979年,北大荒第三建设兵团团长马崇汉以为兵团保留青壮年劳动力的名义,强行扣压上级关于知青返城的文件。这一荒谬的命令引起了知青们的愤怒,在暴风雪的夜晚,他们集体赶到团部,决定用武力来争取返城的权利。面对这场一触即发的****,工程连连长曹铁强保持冷静,竭力维护国家的利益,他劝阻某些人准备采取的行动,避免了这场暴风雪般的混乱。十年的北大荒生活使他深深爱上了这块记载他成长足迹的土地,在返城的浪潮中,他毅然决定留下来,继续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北部边陲。刘迈克曾是马崇汉一手培养起来的警卫排排长,他依仗自己的优越地位,蛮横霸道,欺凌弱者。后来,马崇汉要他到基层连队,各连连长和指导员的“礼让”刺痛了他的自尊心,知青们或戏弄报复,或真诚相助,使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和小瓦匠单书文结下了“生死之交”。最后,他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与偷窃银行的歹徒搏斗,牺牲在暴风雪之中。裴晓芸是位来自上海的知青,因父母的“罪恶”历史而被人耻弃,终日生活在怯弱自卑中,当她被批准为战备分队的战士,第一次站岗的时候,遭遇到暴风雪的袭击,又无人换岗,被冻死在零下二十四度的严寒中。经过一场暴风雪的洗礼,共有三十九名知青留了下来。
展开
精彩书摘
今夜有暴风雪
公元一九七九年,春节后,东北松嫩平原,仍然寒凝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一辆从黑河开往嫩江的长途汽车驶入孙吴县境内不久,突然刹住了车。一只羊站在公路正中,拦住了汽车。司机不停地按喇叭,它一动也不动,像具石雕。司机只得跳下车去赶它,走近才发现,它用三条腿站立着。这显然是一只被狼伤害过的羊,它失去了整条后腿,胯上血肉模糊。司机不禁骇然倒退一步。羊,却突然僵硬地倒下了。一位乘客也跳下了车,走到司机身旁,踢了死羊一脚,肯定地说:“是兵团的羊。”
司机愕然地看着他。
乘客抬起手,朝远处一指:“都走光了,放羊的小伙子连羊群都没顾上移交。”
司机朝乘客指的方向望去,雪原上,几排泥草房低矮的轮廓,不见炊烟,不见人影,死寂异常,仿佛一处游牧部落的遗址——那里几天前还驻扎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连队。
乘客瞧着那只死羊:“奇怪,狼怎么没把它整个吃掉呢?”他看了司机一眼,又说:“不捡白不捡,够吃几顿的,羊皮也不小了,我帮你搬到车上!”
“别,别……”司机皱起了眉,他觉得不是好预兆,用手势叫乘客把死羊拖到公路边去……
这辆长途汽车又开动了。
它开出不到一个小时,第二次被拦住。
手提包和行李捆连接在一起,在公路上“筑”起两道“路障”。十几个人站在公路边,从衣着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有男有女。
司机只得将车缓缓停下。
知青们有的搬开了“路障”,有的围住了汽车。
司机打开驾驶室车门,用商量的口气对他们说:“你们人不少,东西又多,先别急着上车,车上已经没有空地方了,等我动员一下乘客,给你们腾出点地方……”
一个男知青感激地说:“那你可真是个好人!”
司机忽然关上驾驶室车门,见“路障”已搬开,便猛地将车开过去了。
乘客中有人扭转身,朝后车窗看了一眼,说:“何必呢,大家互相挤一挤,就可以让他们都上来了!”
“让他们上来,一路准没好事!”司机嘟哝一句,加快了车速。
司机忽然从后视镜里看到有人骑马在后面追赶,顿时神色惊慌。骑马的人转眼赶上来,却并没有拦车,而是超车奔驰而去。
司机暗暗吁了口气。
汽车顺公路刚拐过一个山脚,几乎所有的乘客都和司机同时发现,三台拖拉机并列在公路上,四个人站在拖拉机前,其中三人抱着手臂,一人牵着马,虎视眈眈地从车前窗瞪着司机。
这里附近也有一个生产建设兵团的连队。
“糟了!”司机不禁叫苦,刹住车,双手从驾驶盘垂下,无可奈何而又忐忑不安地朝驾驶座上一靠。
一辆马车这时也从后面赶了上来,车上是刚才被甩下的十几个男女知青和他们的行李捆、手提包。
牵马的人走到车前,拉开驾驶室车门,对司机怒吼一声:“下来!”他是那十几个知青中的一个。司机脸色苍白,十分惧怕,不敢下去。有一个知青走过来,推开了那个牵马的,对司机说:“别害怕,他吓唬你,我们不会把你怎么样的。请你打开车门,让我们上车吧!车上有我们,再碰到拦车的知青,我们保你平安无事,顺利通过!”
羊剪绒的帽子底下,露出两条短辫,一双俊秀的大眼睛恳求地望着司机,是个姑娘。
车门打开了……
汽车又路过了一个被遗弃在雪原上的生产建设兵团的连队。
又路过了一个……
当这辆长途汽车开到嫩江火车站,天黑了。十几个知青拎上手提包和行李捆,跳下汽车,奔进了车站。
那个姑娘临走时还对司机说:“谢谢!”
车站内,站台上、候车室里,几百名知青在等待列车。他们随身所带的手提包、行李捆堆积得像小山。焦急、茫然、惆怅、沉思、冷漠、凄凉、庆幸、肃穆、严峻……各种各样的神色和表情,呈现在一张张男女知青疲惫的脸上。他们有的人从连队到这里,需要四五天。和伙伴们失散了的,大声呼喊着,奔来跑去;丢掉了什么东西的,在别人的手提包和行李堆中翻找着,惹起一片片斥责、争吵。
托运处更加混乱,吹毛求疵的手续,认真过分的查看,咒骂、哀求、抗议、威胁……
角落里,在破碎了镜子的立柜旁,一个知青和一个身份不明的旅客正做着一笔买卖: “三十元……”
“三十元?!我从连队辛辛苦苦地折腾到这儿,要不是无法托运,我才舍不得……”
“三十五元!再多一元也不加!”
“好,好,三十五元就三十五元!”
P1-3
展开
目录
今夜有暴风雪
白发卡
冰坝
北方的森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