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精)
0.00     定价 ¥ 2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01579
  • 作      者:
    作者:池仁勇//汤临佳|责编:魏祎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内容介绍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征信问题尤为复杂和多变。《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是针对我国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信用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难题的一部包含创新性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著作。《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深入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和完善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与实证研究,展示了大数据技术在优化征信体系、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等方面的*特作用。特别地,《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长三角地区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和新三板等挂牌中小微企业数据,构建了评价企业信用的新模型,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征信体系的演化过程与模式,为我国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策略。
展开
精彩书摘
**篇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
  **章征信体系的基础概念与内涵
  **节征信的内涵与外延
  一、征信的基本内涵
  大部分学者从征信一词的来源出发,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征信的内在含义。在我国,《左传》*次提到了“征信”的意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君子(在古代指品德高尚、有文化修养的人)所说的话,都是真实可信的,同时也有证据可以证明其真实性。国外学者认为,征信是指一系列信息服务活动,这一观点逐渐被国内学者认可,激发了征信内涵的两个方面的研究(表1-1)。
  过程观从征信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出发,认为征信是围绕信息数据“采集—储存—整理—加工”,进行信用评价分析的综合活动,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主要用于信贷服务、信用管理、市场监管、合作背书等(杜金富,2004;赵志勇,2018;刘音露等,2019)。中国人民银行将征信纳入信贷、赊销、债务等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可以说征信业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国务院第22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指明,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
  系统观认为征信是指对自然人和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的工具和服务(赵怀勇,2002;梁坚,2008;牛润盛,2014)。冯文芳(2016)认为征信是一种直接降低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工具,该工具可促进小微企业信贷趋向均衡。王佳致和陶士贵(2022)提出,应运用大数据充分挖掘小微企业信息,形成统一的数字征信系统是征信的要义之一。
  综上所述,本书认为征信是基于商业或非商业目的,对市场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的信用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利用、分析并出具分析结果报告的系统性活动。
  二、企业征信的理论基础
  企业征信是征信的重要外延。大量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不同理论与企业征信的关系,研究视角主要分为三个视角——制度视角、经济学视角、管理学视角,具体如表1-2所示。
  现有研究主要围绕信用对于企业的作用和影响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并逐渐从单一理论研究发展到复合理论研究。伴随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理论与经济管理理论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成为企业征信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第二节征信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一、征信体系的概念
  关于征信体系概念的研究,大部分学者倾向于从体系构成视角分析,总体上研究结论趋于一致。
  将征信体系看作各经济主体参与征信的制度框架,主要包括公共征信体系、征信法律体系、征信管理体系、征信文化背景、征信机构,以及金融和其他机构需要的信用信息。大多数学者都沿用该定义,认为征信体系涵盖制度建设部分,如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信用机构等(黄丰伟,2013);工具建设部分,如数据库标准、金融科技手段等(吴晶妹,2015);市场环境建设部分,如教育、科研、市场化等。
  二、企业征信体系的构成
  关于企业征信体系构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本构成要素与市场和教育、技术研发因素的叠加,具体如表1-3所示。
  张燃(2014)认为企业征信体系主要包括企业征信法律法规体系、企业征信监督和管理体系、企业征信机构、企业征信教育和研发体系、企业征信数据库等。叶治杉(2021)提出,我国的征信体系涵盖征信基础链条(数据流程和产品)、核心要素(机构、评级、环境、市场等)、商业模式、监管体系等。综合以上观点,本书提出了企业征信体系基本框架,见图1-1。
  图1-1企业征信体系基本框架
  企业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是指一切与征信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起到维持市场秩序、规范征信服务、保障征信业健康发展的作用。企业征信监督和管理体系不仅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还要发挥征信业的组织自律性,规范其业务标准、人员培训,同时在保护企业隐私方面发挥作用。企业征信机构作为企业信用信息处理的载体,负责依法采集、整理、储存、加工企业信用信息,同时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来提供相应的征信产品与服务,以此获取利润。此外,企业征信教育和研发体系可以提高征信业的专业素质,开发新型征信产品,与征信业*新技术接轨,助力市场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企业征信数据库是收集和保存企业信用数据的集合,也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三、区域征信体系的构成
  区域征信体系是区域实践国家征信体系的具体表现形态(李士涛,2012)。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人文环境和中小企业数量等差别巨大,这势必影响区域信用数据采集和监管等法律法规的落实。通常情况下,区域征信体系由地方政府主导,政府发挥建设者和实践者的双重作用(孙肖远,2014)。国家征信体系属于宏观顶层设计和国家系统性建设,而区域征信体系是国家征信体系的子系统,既要符合国家整体发展要求,又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特色,建立适合本区域发展的征信体系(姚洁,2010)。
  (一)征信机构
  张燃(2014)认为征信机构作为*立的第三方组织,通过收集和处理信用信息,对外提供征信报告等服务产品,能帮助客户进行商务资信判断以降低潜在风险。在区域征信体系中,征信机构是信用交易的中介主体,能有效解决交易主体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助于扩大交易范围与规模。当前,我国公共征信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建设、运作和监管,强制要求区域征信分中心报送相关数据资料;私营征信机构大多通过销售相关征信产品和服务获得利润(耿得科和张旭昆,2011;唐明琴,2012)。
  (二)征信法律法规体系
  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是一切征信活动的基石,由所有与征信业、征信机构、征信主客体、征信活动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规范征信活动、约束主客体行为、保护信息及隐私安全等(赵雯,2016)。区域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是基于国家宏观政策建立的符合地方发展水平和特色,与征信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2012年国务院通过了《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立法明确了我国征信的基本条例,构建了行业标准以及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在此之前我国各区域因地制宜,征信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当地的经济水平与生产力而制定,实施程度也各不相同。
  随着2012年温州获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2015年台州成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我国地方逐步探索中小微企业征信新路径,特别是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开展了破冰行动。但是,至今地方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方法、标准、安全等方面尚未形成大规模复制、推广的成熟经验举措(王韵,2011)。
  (三)征信监督和管理体系
  有力的征信监管和管理体系可以改善区域信用环境,促进征信体系稳中求进,具体措施为监督区域征信准入标准、数据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区域征信数据采集规范性,征信报告精准性等。健全的征信监督和管理体系可以促进征信活动良性开展,有利于区域内资源优化和信用风险规避。本书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征信监督和管理体系,其对比如表1-4所示。
展开
目录
目录
**篇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
**章 征信体系的基础概念与内涵 3
**节 征信的内涵与外延 3
第二节 征信体系的概念与构成 4
第三节 大数据征信的概念与内涵 7
第四节 征信机构、平台与数据库 16
第二章 大数据征信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 22
**节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22
第二节 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成因 27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信息透明度 31
第四节 征信体系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34
第三章 大数据征信体系创新的理论研究 39
**节 大数据征信的理论基础与模式创新 39
第二节 大数据征信的体系演进与场景应用 48
第三节 大数据征信的体系建设与制度创新 55
第四章 大数据征信与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 65
**节 大数据征信影响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65
第二节 大数据征信影响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构念 69
第三节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制 73
第二篇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比较分析与中国实践研究
第五章 不同国家和地区征信体系建设的比较分析 85
**节 美国征信体系及其演化的实证研究 85
第二节 德国征信体系及其演化的实证研究 98
第三节 日本征信体系及其演化的实证研究 108
第四节 国外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典型模式 113
第五节 美国、德国和日本征信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115
第六章 国家征信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及国际实证研究 117
**节 国家征信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与国际比较 117
第二节 国家征信体系模式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机制 124
第三节 国家征信体系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基于跨国 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127
第四节 国家征信体系对中小微企业信贷的影响效应——基于跨国 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142
第七章 中国区域征信体系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证研究 162
**节 中国区域征信体系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与历史回顾 162
第二节 中国区域征信体系建设及其融资增信效果评价 165
第三节 中国区域征信体系赋能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理论机制 173
第四节 中国区域征信体系赋能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证研究 176
第八章 中国大数据征信与企业信用画像的实证研究 185
**节 大数据征信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信用画像的理论基础 185
第二节 大数据征信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信用画像的理论机理 187
第三节 大数据征信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信用画像的实证研究 190
第四节 大数据征信背景下中小微企业信用画像的进一步讨论 205
第九章 中国大数据征信与中小微企业间信任的实证研究 208
**节 大数据征信增强中小微企业间信任的研究前沿 208
第二节 大数据征信增强中小微企业间信任的理论机理 210
第三节 大数据征信增强中小微企业间信任的实证研究 214
第四节 大数据征信增强中小微企业间信任的进一步讨论 230
第三篇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与大数据征信平台及数据库建设
第十章 大数据征信对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235
**节 大数据征信、金融市场化与中小微企业信贷能力 236
第二节 大数据征信促进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升级的实证研究 251
第三节 大数据征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 261
第十一章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合作创新的实证研究 283
**节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合作创新的研究前沿 283
第二节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合作创新的理论机理 284
第三节 大数据征信、组织间信任与企业合作创新 288
第四节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合作创新的进一步讨论 299
第十二章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包容性创业的实证研究 301
**节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包容性创业的研究前沿 301
第二节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包容性创业的理论机理 303
第三节 大数据征信、信用能力与包容性创业 307
第四节 大数据征信赋能中小微企业包容性创业的进一步讨论 325
第十三章 中小微企业大数据征信平台及征信数据库建设研究 331
**节 大数据征信平台及征信数据库建设的理论基础 331
第二节 国内外大数据征信平台及征信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335
第三节 中小微企业大数据征信数据库建设框架 347
第四节 中小微企业大数据征信数据库建设的关键措施研究 354
第四篇 大数据背景下加快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
第十四章 国外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的建设经验和启示对策 363
**节 国外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发展动态与趋势 364
第二节 典型国家和地区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的建设经验 368
第三节 大数据背景下国外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发展的启示对策 370
第十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 373
**节 完善大数据征信政策法规体系 373
第二节 建设公共征信数据共享平台 376
第三节 构建多层次的征信机构体系 378
第四节 推进征信市场规范发展 381
第十六章 征信体系建设与地区中小型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385
**节 中小微企业发展迫切需要征信体系提供支撑 385
第二节 借鉴浙江省“先行先试”所取得的经验 386
第三节 完善浙江省中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387
第十七章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要素驱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389
**节 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大数据支持 389
第二节 对标国内外大数据发展的先进经验 390
第三节 推动大数据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92
参考文献 393
附录A 总体研究思路 420
附录B 欧美日征信机构 421
附录C 欧美日征信法律及行政监管 425
附录D 机构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43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