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专为那些深受完美主义倾向困扰的人群创作的心理自助书籍。在本书中,心理学家珍妮弗·香依揭示了追求完美主义背后的“猴子思维”。“猴子思维”主要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以及融入“群体”并被“群体”接受的需要,因此它会妨碍我们充分发挥潜力。作者基于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指导读者进行 30 天的认识训练,旨在摆脱这种思维模式,设定现实目标。通过训练,读者将学会释放创造力、快乐情绪和潜力,培养同理心,并允许自己犯错。这本书旨在鼓励读者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敢冒险从而过上更充实、更有意义的生活。
前 言
尽管在过去二十年里受到种种审视和质疑,完美主义对我们仍具有浪漫的诱惑力。在我们的竞争文化中,表现和展示与权力、成功以及更高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然而,我们为之着迷的代价却是高昂的。如果我们不敢冒险犯错或失误,并且在犯错或失误时不能原谅自己,那么我们就剥夺了自己去冒险、去创造、去探索、去完全融入生活的自由。归根结底,我们无法原谅自己出错,这仍然是我们职业成功、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和幸福的最大障碍。
《跳出猴子思维:如何打破内心焦虑、恐惧和担忧的无限循环》(Don’t Feed the Monkey Mind: How to Stop the Cycle of Anxiety, Fear & Worry)是我之前写的一本书。阅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一定会认识到,完美主义思维、过度负责、不能容忍不确定性并称“猴子思维模式”的三大支柱。我所说的“猴子思维模式”,可理解为当我们被大脑边缘系统发出的“非战即逃”警报所挟持时的反应性思维方式,我们会体验到恐惧和焦虑。我们认为自己应该甚至可以始终保持完美,这是一种错误的假设。无条件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其所蕴含的智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我们却继续为每一次感知到的失败和不足而自责。为什么呢?
正如你在本书中所发现的,完美主义不仅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一种行为模式。作为一名认知行为治疗师,我的工作不仅涉及来访者的认知或想法,还涉及他们的行为。这些来访者一次又一次地向我证明,任何新的思维方式要想生根发芽,都必须与新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可以称之为一本自助手册。要想从中受益,你不仅需要打破完美主义的思维模式,还需要打破完美主义的行为模式。换句话说,你必须付出汗水!每做一次练习,你就能培养出更多的韧性和自信,让自己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真正相信你已足够好。
第一章 完美主义者
第二章 失去的价值观
第三章 助长“猴子思维”
第四章 信念与行为
第五章 打破循环
第六章 “欢迎”呼吸法
第七章 如何进行练习
练 习
1 设定合理目标
2 为任务计时
3 应对批评
4 信息传递错误
5 自由写作与正确写作
6 列出不做事项清单
7 重启!重启!重启!
8 快速启动不拖延
9 提出愚蠢问题
10 计划休闲娱乐
11 尝试奇装异服
12 接受赞美
13 丢掉清单
14 抛枚硬币
15寻求帮助
16与陌生人交谈
17赢从输中来
18 随机安排任务
19 不掩饰外表缺陷
20 不要回头看
21 决定与克服
22自找拒绝
23 故意口误
24失败与原谅
25注意你的道歉
26不辩解
27做个新手
28 以爱之名停下来
29 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30 庆祝不完美
后 记
在竞争激烈、压力如影随形的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声音左右,不知不觉陷入了完美主义的泥沼,而这本书深刻揭示了追求完美背后的“猴子思维”。它不仅阻碍了我们的个人成长,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展现真实自我的机会。作者基于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为深受完美主义困扰的你量身定制了为期30天的认知训练。跟随作者的引导,你将学会培养同理心,允许自己犯错,打破焦虑循环,挖掘自身无限潜能。你还会逐渐明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更好,而是学会了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翻开这本书,开启这场自我救赎之旅,让我们一起在不完美中,寻得生活最充实、最有意义的模样。
——蔺秀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不要再设定注定要失败的高标准了……珍妮弗·香农的这本书将把你从完美主义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里德·威尔逊(Reid Wilson),国际知名心理治疗专家、美国焦虑症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