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精)/香江哲学丛书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7324684
  • 作      者:
    作者:吴启超|责编:肖春茂|总主编:黄勇//王庆节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在科技迅猛发展、理性与伦理日益分离的当下,我们是否仍能从儒家的“穷理”之道中,找到人与世界之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这正是《朱子的穷理工夫论》力图回答的大问题。本书围绕朱熹哲学中的核心概念“穷理”,深入解析理学传统里“知”与“行”的互动机制,以及个体心性如何通达天地万物的普遍秩序。作者以严谨的哲学分析与翔实的文献考证,重构了朱子“穷理工夫”的理论结构与实践路径,不仅追溯其思想源流,也回应了当代伦理、教育及道德实践中的诸多难题。因此,本书不仅是朱熹思想研究的重要成果,更为今日读者提供了一条理解儒学、思考自我修养与行动意义的深度路径。
展开
目录
总序
中文简体版自序
自序
导言
第一章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第一节 工夫与工夫论
第二节 工夫论的角色及工夫论分歧的成因
第三节 朱子工夫论的哲学前提:对“心”的特殊体认
第四节 朱子工夫论要义
第二章 朱子对“先识本心”的疑虑:转向穷理工夫论
第一节 问题的背景
第二节 胡宏的“先识本心”
第三节 朱子的三点质疑
第四节 逆觉体证:一心之自识
第五节 真正的疑虑:“发见”与“肯认”是同一种作用吗?
第六节 朱子工夫论转向的详检与证成
第七节 朱子的“是非之情”
第三章 朱子论知行关系与实践动力
第一节 问题之由来
第二节 真知即能行
第三节 问题之深化
第四节 “动力问题”之不圆满答复
第四章 非独断与可修正:穷理之学的开放性格
第一节 “复礼”作为对独断之制衡
第二节 读书穷理之教的开放性格
第三节 文明对话值得预认天理吗?
结论
参考文献
概念索引
人名与学派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