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躺椅和舞台(心理治疗中的言语与行动)
0.00     定价 ¥ 8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49539
  • 作      者:
    作者:(美)罗伯特·J.兰迪|责编:杨林蔚|译者:彭勇文//邬锐//卞茜//叶赛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编辑推荐

1.本书为首部引进中国的戏剧治疗专著,讲清了戏剧治疗的起源与发展,系统地梳理了各种心理治疗流派中与行动性心理治疗相关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

2.以丰富的真实案例为基础,针对戏剧治疗三大流派均配有剧本详解,深入解读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场景及其背后的动机,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书中展示了创造力、自发性以及戏剧疗法是如何构成一种适用于心理疗愈的综合性、整体性资源的。不仅是心理治疗师的必读之书,也是社会工作者以及从事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绝佳参考。

4.全新改版修订,增加了莫雷诺夫人的亲笔撰写的序言。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伯特・J.兰迪,哲学博士,注册戏剧治疗师,纽约大学教育戏剧与应用心理学教授,也是该校戏剧治疗项目的创始人和负责人。以戏剧治疗领域先驱者的身份在国际上为专业人士授课并开展培训。曾担任国际期刊《心理治疗中的艺术》的主编,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著作包括《人格与表演:戏剧、治疗及日常生活中角色的意义》《戏剧治疗文集:双重生活》等。《戏剧治疗:概念、理论与实践》一书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

作为一名戏剧治疗师,兰迪拥有超过30年的临床经验,曾治疗过有各种精神、认知和适应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还曾在监狱等惩教机构中开发戏剧治疗项目。在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佩吉・斯特恩制作的纪录片《高高耸立》中,重点展示了他为目睹 9・11恐怖袭击事件而形成心理创伤的儿童所进行的戏剧治疗。

译者简介:

彭勇文,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艺术治疗学组副组长、国际期刊《创造性艺术教育及治疗》编委。

邬锐,上海戏剧学院人类表演学博士,上海市科协直属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中德精神分析学院认证分析师。

卞茜,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

叶赛,毕业于纽约大学戏剧治疗专业,在美国从事戏剧治疗及学校心理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戏剧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可以让来访者从古板的躺椅上站起来,令内心的波澜和伤痛通过言语与行动得到更加合理与自然的展示,并因此得到疗愈,同时也能助其进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已被证实对治疗成瘾症状、神经性厌食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当有用。

纽约大学教育戏剧与应用心理学教授兰迪将萨满仪式等人类社会的古老传统和现代心理学贯穿起来,通过实际案例,形象具体地展示了戏剧治疗三大流派——莫雷诺开创的心理剧、兰迪本人创立的角色法和大卫·约翰逊创立的发展转型法——的治疗过程,明确了其中的基本概念,并从情感与距离、虚拟与现实、言语表达与非言语表达、行动与反思、指导性与非指导性、移情和反移情等多个两极性的维度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区分出彼此的特色,找到了它们共同的目标,即通过整体性治疗,最终达到案主心理的平衡和转化。


展开
精彩书评

在这本书中,罗伯特·兰迪很好地阐述了如何以戏剧作为治疗工具,将治疗的重心交还给来访者……我们这些从事戏剧治疗的人在面对来访者复杂的心理时会感到震惊和挑战,但我们也有很多值得庆幸的地方,因为我们拥有如此充满活力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完整的存在。

——泽尔卡·莫雷诺 (戏剧治疗专家,心理剧创始人雅各布·莫雷诺的妻子)


该书引人入胜且颇具学术价值,它强调了唤起想象力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有效行动去治愈内心创伤的重要意义。因心理问题而陷入无助、麻木状态的人,可通过与他人一起参与游戏、进行即兴创作或有韵律性的活动,以激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从而重新建立共时性和人际关系,开启人生新的可能,并实现对创伤经历的转化。

——巴塞尔·范德考克  (世界心理创伤治疗大师,美国创伤中心医疗主任,《身体从未忘记》一书的作者)


罗伯特・兰迪对行动心理疗法的最新贡献,就是这本关于戏剧疗法和行动疗法的批判性入门著作。他通过历史溯源、理论探讨以及对临床实践的剖析,展示了创造力、自发性以及戏剧疗法是如何构成一种适用于心理疗愈的综合性、整体性资源的。这不仅是心理治疗师的必读之书,也是社会工作者以及从事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绝佳参考。

——M.布林顿・莱克斯 (波士顿学院社区文化心理学教授,哲学博士)


仅罗伯特・兰迪对行动疗法之根源极具说服力且深刻独到的阐述,就为这个重要却常常被人误解的领域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研究资料。但他并未止步于此,还将自己在该领域的诸多宝贵贡献置于这一历史背景之中进行阐释。读者因此获得了有价值的工具,得以整合对各种行动疗法优势的理解,以及这些疗法在社区服务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是供行动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建构主义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领域的学生及专业人士使用的基础指南。

——约翰・伍德尔 (医学博士,任职于哈佛医学院贝克法官儿童中心)


展开
精彩书摘

所有形式的心理疗法,无论其哲学框架、理论或实际应用如何,都应遵循一个普遍标准:触动当事人自主治疗的核心。
正如罗伯特·兰迪在这本重要而全面的书中所指出的,戏剧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手段,根植于多种文化之中。西方的戏剧传统源于希腊的一个非常晚近的传统,戏剧在那里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从所有公民都参与的与酒神狄俄尼索斯有关的丰收仪式,到书面化的喜剧和悲剧。表演者与公民逐渐分离,后者从行动中脱离出来,成为观察者。反过来,这又创造了一个新的群体——演员。
戏剧治疗与仪式性(灵性)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仪式性疗法中,相当于治疗师的人至少一开始是在充当治疗的主要媒介或场所;而在戏剧治疗中,治疗的媒介或场所则是作为演员的来访者本人,他(她)已经从作为被动和客观参与的观察者转变为在引导者的帮助下有身体行动、并与他人的互动的主观参与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从萨满教的仪式中分离出了如今众所周知的谈话疗法,将来访者作为通过谈话而得到治疗的对象。然而,这一过程并不要求来访者采取行动,它仍然令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与身体保持分离,其思想必须由专家来解释,专家则是来自外部的治疗代理人,必须通过分析来访者的言语来提取其意义。治疗师只用当一个空白的“屏幕”就好。
在这本书中,罗伯特·兰迪很好地阐述了如何以戏剧作为治疗工具,将治疗的重心交还给来访者。来访者将是治疗师辅助治疗干预的重点,但治疗师也必须与来访者建立关系。这种相互的动力在戏剧治疗中至关重要,它为治疗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精神分析的环境,即便是当下就做出阐释且指导了互动的进程。
J.L.莫雷诺是20世纪20年代维也纳出现的一系列行动导向的疗法(心理剧只是其中之一)的创始人,他不相信言语疗法,也不相信可以依靠言语来吸收、包容和再现整个人类心理,他指出言语不是海绵,并认为人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抗拒言语的部分。他提醒我们,世界上不存在通用语言——这至少是他在移民经历中通过学习英语而获得的经验。他曾经说过,学习一门新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与把它作为母语的人谈恋爱,即在互动中学习。
神经语言学家报告说,未曾习得语言的儿童,无论他们出生在哪里,无论他们最初听到的是哪种语言,也无论他们最终说的是哪种语言,他们最开始发出的声音都是一样的。(我曾建议,也许巴别塔【Babel】应该叫做咿呀塔【Babble】)。绘画、舞蹈、哑剧、音乐、雕塑等艺术并不依赖语言来传达信息,尽管这些艺术有时是结合在一起的。
在治疗过程中,莫雷诺并不完全依赖言语,而是致力于寻找一种比言语更原始、更广泛的人类交流和互动方式。他在与幼儿合作时观察到,无论是从本体论还是从系统论来看,言语都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相对晚的时期才发展起来的。那么,言语的基础是什么呢?我们假定,在言语出现之前,动作、互动和模仿是交流的工具——可能伴随有声音,对儿童来说也是如此。莫雷诺在戏剧中发现了一种更完整的生活模式,但他寻找的是一种所有参与者至少都是潜在演员的形式。这些旁观者——演员,将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展示自己生活中的场景,因为灵感来源于个人冲动,所以演员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治疗就不仅仅是外部代理人的功能,而是依赖于治疗师与来访者以及来访者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影响。1924年,他设计了自己理想中的剧场:没有旁观者的空间。
他所依赖的人类特殊能力是一个双重原则:自发性/创造性,都是与以前没存在过的东西有关。自发性(spontaneity)的词源是拉丁语sua sponte,即源于自我内部,而非外部强加;创造性指的是带来以前不存在的东西,即新的东西。心理剧逐渐从一些基于行动的即兴实验中发展起来。虽然心理剧通常处理的是过去的创伤,但它也关注现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期望,把戏剧作为生活的预演,帮助人们做出相应的改变。扮演的角色可以是动物、灵魂、妄想或幻觉、声音、某个身体部位、想法、幻象、逝者、通过人表现的中介对象、面具、木偶、玩偶、石头或任何其他具象化的形式。
一些作家在解读莫雷诺的作品时指出,他的心理剧是以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引起观众怜悯和恐惧的效果的观察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将这种效果描述为对这些情绪的宣泄或净化。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莫雷诺的意图,因为他并不满足于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他问自己:“当观众知道演员并不是他们所代表的真实人物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宣泄?与其说是一种情感宣泄,不如说是一种审美宣泄。如果演员以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焦虑、真实的恐惧来表现自己呢?这难道不会给观众带来主要的情感宣泄,而不是次要的情感宣泄吗?演员自己也会得到一次主要的行动宣泄吧?”莎士比亚说我们都是生活舞台上的演员,然而莫雷诺指出,我们都不是一出生就拿到完整剧本的人,我们必须即兴发挥。我们跌跌撞撞,痛苦地学习。所有的戏剧治疗都有助于让学习过程不那么痛苦,甚至常常是快乐的。
莫雷诺工作的另一个基础是,他坚信人类在生活中相遇的意义,不仅限于戏剧,还有相遇于当下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剧中的每一次表演都反映了生活,都体现在此时此地,无论最初的事件发生在何时——即便只存在于当事人的脑海中。当主人公完全进入状态时,戏剧中神奇的“假如”就会变成“如”,“假”就会消失,使表演完全真实。有些主人公实际上“看到”了由辅角扮演的不在场的他人,看到了那个真实的他人。本体成为现象。
兰迪和本书中介绍的其他专家所采用的戏剧治疗都与角色扮演有关,尽管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实现改变为目的。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种观念,即以哭泣、大笑、殴打等反常行为的形式进行宣泄和净化是心理治疗的目标,这着实令人遗憾。因为这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步骤。最终的目标是整合性的宣泄,包括个人内部和人与人之间的整合。由记忆带来的、消解性的宣泄是一个发生于当下瞬间的事件,而整合性的宣泄则是一个过程,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
希腊人描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陡转(Peripeteia),另一个是发现(anagnorisis)。所有形式的戏剧(包括治疗性戏剧)都共享这两个概念,它们对演员/来访者都很有意义。陡转指的是戏剧方向的改变,即主角所处环境的改变;发现指的是在戏剧过程中意识到一些原本被忽视的内在因素。它们可能发生在戏剧中,也可能在戏剧结束后引发新的感悟,有时则发生在治疗过程结束很久之后,这也是促成改变的整合性宣泄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不要过于轻率地将这两种概念转化为理智上的洞察力。以认知为基础的洞察力作为一种学习和治疗方式通常被高估,因为它要求将思考转化为行动,而这是相当困难的。先有体验,然后再学习、领悟,这样会更容易一些。一个人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觉知,却无法实现改变。在戏剧治疗中,我们像孩子一样学习。这是一种通过行动的学习,可以是认知性的,也可以是非认知性的,但仍然会带来个人的改变和发展。
戏剧治疗揭示并重新表述的是主角所感知的事件的某些方面,而不是事件的全部。感知从来都不是全面的,没有一个人能对自己或他人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有完全的感知。戏剧治疗的作用在于改变或扩展我们的认知。这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因为人类的认知确实是可变的。事实不会改变,但我们感知和处理事实的方式可以改变。如果我们完全掌握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人类在这方面的失败反而是一种幸运,因为我们可以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治疗师也是如此。
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至少在心理剧中是这样的,许多来访者无法回忆起他们所创造的戏剧性的东西,无论是完整的还是部分的,但变化却发生了。我们可以通过完全的行动参与(莫雷诺称之为“行动饥渴综合症”)来解释这种现象,它去除了人格中的两个部分,即内部观察者和批评者。当对行动的渴求被充分调动起来并发挥功能时,它就接管了一切。行动者掌控全局,烧掉了途中的观察者和批判者,而不留下记忆的痕迹。这并不等同于压抑,因为人只能压抑那些已经被记下来的东西。它只是没有被记录下来,但行动还是发生了。
有多少次你开着车行驶了数英里却没有意识到所经历的路程?认知在哪里?你又在哪里?是在自动驾驶,还是在另一个空间,抑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另一种状态?无论如何,这个场景可以类比人类的一种能力,即没有记忆的行动——身体在做一件事,大脑却没有记录。
也有其他的存在状态。1943年,莫雷诺在一篇题为《社会测量与文化秩序》的论文中提出,也许心理并不在身体内部,身体可能被心理所包裹。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更容易理解人类是如何进行交流了,这种交流往往不需要言语,只是心灵的相遇、接触和交织。这种相遇可能发生在共同意识或共同无意识状态中。这可能是有时记忆不完整甚至缺失的另一个原因。
戏剧治疗是一种独特的疗法,它处理的是心灵的交织。我相信这有利于建立自主治疗的中心。我们这些从事戏剧治疗的人在面对来访者复杂的心理时会感到震惊和挑战,但我们也有很多值得庆幸的地方,因为我们拥有如此充满活力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完整的存在。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多阶段的世界  

译者序 

自 序  

导 言  

第一章 萨满与精神分析师 

第二章 行动心理治疗的先驱 

第三章 戏剧疗法概述  

第四章 角色理论和角色法  

第五章 心理剧 

第六章 发展转化法  

第七章 行动心理疗法比较:建立理论和实践的模型  

第八章 行动心理治疗在临床疾病上的应用 

第九章 整合  

参考文献  

术语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