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部分 压缩现代性的视角
第一章 引言:目的、辩论和主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批判现代性辩论中的压缩现代性
第三节 主题
第二章 压缩现代性:构成维度和表现单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构成维度
第三节 表现单位
第四节 讨论:从现代化理论到现代性化理论
第三章 普遍主义视角下的压缩现代性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作为内部反身世界化的压缩现代性的变异
第三节 先进资本主义社会
第四节 不发达(或欠发达)社会
第五节 (后社会主义)转型社会
第六节 讨论:东亚与压缩现代性
第二部分 压缩现代性的结构特征
第四章 内部多元现代性:韩国作为多元剧场社会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殖民辩证现代性
第三节 后殖民反身制度(主义)现代化
第四节 后殖民新传统主义现代性
第五节 冷战与自由世界现代性
第六节 国家资本主义现代性与国家发展主义
第七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主义与世界性现代性
第八节 正在形成中的庶民自由主义现代性:作为(联合)庶民共同体的公民社会
第九节 (内部多元)现代性的冲突?
第十节 观点:作为多元剧场社会的韩国
第五章 变革贡献权:压缩现代性中的公民(权)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制度和技术科学现代化与教育公民权
第三节 经济变革与发展公民权
第四节 民主化与变革政治公民权
第五节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对世界性公民权
第六节 民族重构与同胞公民权
第七节 展望:向后变革社会的变革?
第六章 复杂文化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复杂文化主义:压缩现代性的文化平台
第三节 再生产全球化背景下的特设多元文化主义
第四节 借来的顺从:通过外来身体实现的再传统化(或新传统化)、特殊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复杂文化主义
第五节 讨论:衣帽间世界化
第七章 生产的最大化,再生产的崩溃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生产主义体系的多样性与再生产危机
第三节 农村家庭再生产周期的解体
第四节 工业工作生活史与社会再生产
第五节 城市贫困家庭:新旧社会风险下的女性
第六节 债务维持的生计:社会再生产的金融化
第七节 结论与展望:浓缩的社会剥离之后
第八章 社会制度缺陷与基础设施家庭主义
第一节 引言:从上与从下的基础设施家庭主义
第二节 家庭与现代性:学术辩论与历史现实
第三节 晚期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家庭参数
第四节 家庭自我福利取代福利国家
第五节 教育化的现代化与家庭可持续公共教育
第六节 结论与展望:家庭作为超载的社会基础设施
第九章 压缩现代性的人口结构
第一节 压缩资本主义发展的人口参数
第二节 压缩人口结构转型
第三节 韩民族的民族人口结构重组?
第四节 结论
第三部分 压缩现代性之后
第十章 后压缩现代状况
第一节 后压缩现代时代的韩国
第二节 双重结构危机
第三节 超越韩国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