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焦循易学研究
0.00     定价 ¥ 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67227
  • 作      者:
    作者:张沛|责编:段海宝//王璐瑶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梳理明清之际至乾嘉时期的学术演变。多重因素作用下,清初儒学不可避免地转向了乾嘉朴学,且日益暴露出拘执汉说、不问义理等弊病,焦循针对此提出了“求通”“求义”“自得性灵”的治经原则,其易学体系即奠基于此。第二章分析焦循的治学历程。治《易》起于其父焦葱的《易》辞重出之问,求索数十年,最终“实测而得”旁通、当位失道、时行、相错、比例五大象数义例。第三章讨论焦循的注经理路。焦循认为《周易》经传的表意方式是以同辞标记指示卦爻行动,继而把《周易》的象辞对应归纳为十二类,并对诸多易学问题抒发己见,更从所得“本义”出发逐一裁断历代《易》注。第四章疏解焦循的义理探求。在象数建构完成后,又借《论语》《孟子》注疏转向义理探求。在他看来,义理并不通过《周易》经传的文意表达,而是蕴含在《易》辞指示的象数规则当中。本书对焦循易学的研究可谓宏观全面又深入细致,兼顾象数义理,既有传统经学式的爬梳,又有中国哲学式的阐扬。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乾嘉学术的批判承续
一、清代初期的学术转向
二、从清初到乾嘉
三、焦循经学的破与立
第二章 “实测而知”的象数体例
一、旁通
二、当位、失道
三、时行
四、相错
五、比例
六、天算数学的影响
第三章 “参伍求通”的解经理路
一、经传关系
二、训诂假借
三、十二类《易》辞
四、《易章句·需》详解
五、论易学基本问题
六、易学史批评
第四章 《论》《孟》注疏的义理诠释
一、设卦定人道
二、“旁通”与“仁”
三、“时行”与“义”
四、“当位”与“礼”
五、“性善”与“智”
六、“道”与“命”
七、“教”与“卜筮”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