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数字化转型的历史逻辑
2.1 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2.1.1 数字经济的发展
2.1.2 政府的支持
2.2 各省市数字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2.2.1 各地区数字经济现状
2.2.2 国家层面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演进和主要内容
2.2.3 主要省市级层面数字化转型的制度
2.3 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2.4 国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2.5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分析
2.5.1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
2.5.2 国家政策的扶持
2.5.3 企业用户消费需求的改变
2.5.4 企业的主动选择
第3章 我国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3.1 我国企业融资现状
3.1.1 融资定义及分类
3.1.2 我国企业的融资现状
3.2 融资约束
3.2.1 融资约束定义
3.2.2 我国企业融资约束成因
3.2.3 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现状
3.3 国际融资对比
3.3.1 融资渠道国内外对比
3.3.2 融资金额对比
3.3.3 融资途径对比
3.4 影响我国企业融资的因素分析
3.4.1 企业内部因素
3.4.2 外部环境因素
第4章 数字化转型与财务绩效
4.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4.1.1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4.1.2 财务绩效的概念
4.1.3 资源基础理论
4.1.4 企业能力理论
4.1.5 动态竞争理论
4.1.6 IT生产率悖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与研究假设
4.2.2 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影响的中介效应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4.3.2 研究变量
4.3.3 模型构建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回归分析
4.4.4 稳健性检验
4.4.5 异质性检验
第5章 融资约束与财务绩效
5.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5.1.1 概念界定
5.1.2 理论基础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融资约束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与研究假设
5.2.2 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分析与研究假设
5.2.3 企业金融化的调节效应分析与研究假设
5.2.4 高管激励的调节效应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设计与衡量
5.3.3 模型构建
5.4 实证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回归分析
5.4.4 稳健性检验
第6章 数字经济企业价值评估实践探索
6.1 数字经济与数字经济企业
6.1.1 数字经济的含义及发展
6.1.2 数字经济企业概述与分类
6.1.3 理论基础
6.1.4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与原理
6.2 数字经济企业价值评估模型设计
6.2.1 估值模型
6.2.2 设计数字经济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6.3 数字经济企业估值分析
6.3.1 数字经济企业估值难点及估值方法选择
6.3.2 样本数据的选取
6.3.3 数字经济企业的财务特征
6.4 数字经济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践
6.4.1 不同类型数字经济企业的价值评估
6.4.2 评估结果分析
第7章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探索
7.1 业务模式的转变
7.1.1 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基本原则
7.1.2 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竞争优势
7.1.3 业务模式转型具体表现
7.2 技术范式的转变
7.2.1 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基本原则
7.2.2 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竞争优势
7.2.3 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具体表现
7.3 组织方式的转变
7.3.1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原则
7.3.2 组织方式转型变革的主要表现
7.4 文化意识的转变
7.4.1 企业文化意识转型的基本原则
7.4.2 企业文化意识转型的主要表现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