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基于证监会随机抽查制度研究对公司违规的影响,能更好地识别二者的因果效应。由于各地证监局对抽查对象的选择是随机产生的,这种天然的外生性有效地缓解了研究的内生性问题。基于这一外生冲击,结合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检验证监会随机抽查的实施效果,能更好地识别出证监会随机抽查对公司违规影响的因果效应。
第二,为证监会随机抽查的直接影响效果提供了增量证据。现有文献对证监会随机抽查实施效果的关注较少,主要考察了随机抽查的间接后果,而随机抽查的首要目标在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现并遏制公司违规行为。本书探究了二者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证监会实施随机抽查工作的直接效果,丰富随机抽查的研究成果。
第三,完善了公司违规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量文献主要从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视角探究了其对公司违规的影响。证监会实施随机抽查工作是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的一项新举措,本书基于这一视角探究了其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拓展了公司违规影响因素方面的理论文献。
第四,厘清了证监会随机抽查影响公司违规的作用机制。围绕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以及大股东行为三个方面深入探究了证监会外部监管对公司违规的影响路径,打开了证券监管执法影响公司违规的“黑箱”,有利于厘清证监会随机抽查影响公司违规的逻辑链条。
第五,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尤其对于完善证监会随机抽查的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启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随机抽查,能够优化外部治理环境,提升监管效能,降低公司违规行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通过考察该制度的长期效应、威慑效应与溢出效应以及随机抽查工作结束后披露检查公告的细分特征对公司违规的影响,发现随机抽查工作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这些发现将为证监会进一步完善随机抽查制度设计提供经验证据,也对监管机构加强监管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