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和基本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基本概况
1.2 总图布置
1.3 项目总投资及经济效益
1.4 建设模式
1.4.1 投资模式
1.4.2 管理模式
1.5 项目建设特点和难点
1.5.1 设计
1.5.2 采购
1.5.3 施工
1.6 建设进度安排
第2章 项目管理目标及模式
2.1 项目建设目标
2.1.1 项目进度目标
2.1.2 项目质量目标
2.1.3 项目投资控制目标
2.1.4 项目HSE管理目标
2.1.5 项目合同目标
2.2 项目管理模式
2.2.1 项目管理指导思想
2.2.2 项目管理模式
2.3 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
2.3.1 组织机构
2.3.2 职责
第3章 项目管理程序
3.1 协调管理程序
3.1.1 目的
3.1.2 协调管理层次
3.1.3 协调范围
3.1.4 协调主要依据
3.1.5 会议纪要的起草和督办
3.2 HSE管理程序
3.2.1 管理原则
3.2.2 HSE方针、目标和职责
3.2.3 HSE工作措施
3.2.4 HSE文件记录与保存
3.2.5 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管理
3.3 项目质量管理程序
3.3.1 目的
3.3.2 适用范围
3.3.3 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3.3.4 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流程
3.4 计划及统计管理程序
3.4.1 目的
3.4.2 适用范围
3.4.3 工程计划管理体系
3.4.4 职责分工
3.4.5 物资供应计划
3.4.6 进度计划调整与纠偏
3.4.7 进度监测
3.4.8 项目进度计划月报
3.4.9 其他
3.5 投资控制程序
3.5.1 目的
3.5.2 适用范围
3.5.3 职责
3.5.4 投资控制工作流程
3.5.5 投资计划及资金需用计划工作流程
3.5.6 合同价款支付审核
3.5.7 施工合同结算及进度款审核
3.5.8 费用月报
3.6 合同管理办法
3.6.1 总则
3.6.2 合同总体策划
3.6.3 合同文本
3.6.4 合同的审批和签订
3.6.5 合同实施管理
3.6.6 索赔管理
3.6.7 合同报告
3.6.8 合同后评价
3.7 设计管理程序
3.7.1 目的
3.7.2 适用范围
3.7.3 组织机构
3.7.4 项目实施中各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
3.7.5 施工验收(中间交接)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
3.7.6 试车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
3.7.7 竣工验收阶段的设计管理工作
3.7.8 设计变更控制
3.7.9 专项报审工作
3.8 采购管理程序
3.8.1 目的与原则
3.8.2 适用范围
3.8.3 主要职责
3.8.4 采购管理主要内容
3.8.5 采购渠道选择和资源市场成员管理
3.8.6 物资采购计划
3.8.7 监造、催交及接运管理
3.8.8 合同管理
3.8.9 采购控制重点
3.8.10 催交和催运
3.8.11 采购的质量控制
3.8.12 物资仓储管理
3.8.13 EPC总承包的采购监督管理
3.8.14 资金支付及结算
3.8.15 现场服务和开车保运
3.8.16 沟通和交流
3.8.17 资料管理
3.9 施工管理程序
3.9.1 目的
3.9.2 适用范围
3.9.3 PMT各部门及监理单位管理职责
3.9.4 施工管理内容
3.9.5 施工管理中对承包商和监理单位的管理办法
3.10 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控制程序
3.10.1 总则
3.10.2 适用范围及分类
3.10.3 工程变更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3.10.4 工程变更的工作程序
3.10.5 工程变更的资料管理
3.10.6 工程变更的激励机制
3.11 财务管理办法
3.11.1 总则
3.11.2 资金管理
3.11.3 工程物资管理
3.11.4 在建工程核算管理
3.11.5 资产交付和竣工决算管理
3.12 综合管理程序
3.12.1 目的
3.12.2 适用范围
3.12.3 组织机构
3.12.4 主要职责
3.12.5 工作接口
3.12.6 工作程序
3.13 生产准备管理程序
3.13.1 目的
3.13.2 适用范围
3.13.3 开车及开车管理原则
3.13.4 职责分工
3.13.5 工作内容
3.14 工程竣工验收管理程序
3.14.1 目的
3.14.2 适用范围
3.14.3 管理职责
3.14.4 工作内容
3.14.5 相关文件
3.14.6 竣工验收报告附件
3.15 效能监察管理程序
3.15.1 目的
3.15.2 适用范围
3.15.3 组织机构
3.15.4 主要职责
3.15.5 工作接口
3.15.6 工作程序
3.16 考核管理程序
3.16.1 目的
3.16.2 适用范围
3.16.3 原则
3.16.4 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3.16.5 考核程序和依据
3.16.6 记录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