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魏六朝子书考索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846071
  • 作      者:
    作者:尹玉珊|责编:张倩郢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先秦诸子驰骋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著书立说,为中国思想史的宝库平添绚烂的色彩。而《隋书·经籍志》著录的诸子“合八百五十三部,六千四百三十七卷”,扣除《汉志》著录的“百八十九家”,至少有四百多部(家)著作完成于汉魏六朝时期。因此可以说汉魏六朝是子部著述的第二个高峰,也可能是最后的辉煌。《汉魏子书研究》作为学界的第一部系统研究汉魏六朝子书的专著,完成了这一辉煌的前半段,本书则接续了后半段。将两书合观,前承先秦,后接隋唐,中国子学的发展图景被描绘得更细致,脉络更为清晰。 全书包括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为汉魏六朝子书的文本考辨,中篇主要为子书文本的细读与应用,下篇为汉魏六朝子书的叙录。上篇是中篇的基础,下篇既是上篇与中篇的前提,又包含了上篇文本考辨的成果。因此,三篇标题看似散乱,其实关系甚紧。
展开
目录
上篇 汉魏六朝子书综合研究
第一章 《伏侯古今注》辑文及相关问题考辨
一 《伏侯注》的作者、历代著录和辑本
二 《古今注》、《续古今注》与《中华古今注》的作者及著录
三 四部“注”书的关系与《伏侯注》的文本范围
四 《伏侯古今注》辑文校正
五 《伏侯古今注》佚文辑考
六 结语
第二章 《阙子》考略
一 书名考辨:《阙子》还是《阚子》
二 《阙子》的时代和作者
三 《阙子》的佚文
四 《阙子》与《补阙子》
第三章 《苻子》辑文校正
第四章 《苻子》动物寓言中的庶民情趣
第五章 论苏时学《爻山笔话》《墨子刊误》对子书的整理与校释
一 苏时学对多部子书的综合考辨成果
二 苏时学对四部子书的校勘与释读成绩
三 结语
第六章 李轨注《法言》的特点及其成就
一 尊圣人而抑诸子
二 举王莽及其政权的行事制度,证其不符圣人之道
三 明确标举《法言》之“微言大义”
四 扬雄附莽为“形屈”而非“神屈”
五 结语
第七章 孟氏注《孙子兵法》的特色及其成就
一 孟氏注的特点
二 孟氏注的贡献与影响
三 孟氏注的不足
四 结语
第八章 述作之间:徐干对《论语》的新解及活用
一 徐干对《论语》的新解及其方法
二 徐干对《论语》的活用及其方法
三 结语
中篇 汉魏六朝子书文本细读与应用
第一章 论庄子眼中的“河汉”非指银河
第二章 论李白诗歌对《庄子》僻典的巧用及其审美追求
一 绪论
二 巧用句子与短语以追求自然混融之美
三 巧用动词与名词以追求新奇的修饰之美
四 结语
第三章 从杜甫的诗歌用典谈杜诗对道家子书的吸收
一 理趣与野趣:杜诗使用《老子》《列子》典故的情况及作用
二 追摹与独创:杜诗使用《庄子》典故的情况及其特点
三 独具只眼:杜诗使用《苻子》的一则典故
四 结语
第四章 桓谭《新论》“以市喻交”考
一 李善的考辨及其不足
二 刘孝目标博学多才及其文本的可信
三 桓谭及《新论》在魏晋南朝的广泛影响
四 结语
第五章 《拾遗记》“侧理纸”考论
一 《拾遗记》记载的侧理纸
二 侧理纸传说的酝酿与成熟
三 再造侧理纸的实验
下篇 汉魏六朝子书叙录
一 西汉子书
二 东汉子书
三 三国——曹魏子书
四 三国——蜀汉子书
五 三国——孙吴子书
六 西晋子书
七 东晋子书
八 南朝——刘宋子书
九 南朝——萧齐子书
十 南朝——萧梁子书
十一 南朝——陈朝子书
十二 北朝——北魏子书
十三 北朝——北齐子书
十四 北朝——北周子书
十五 汉魏六朝子书存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