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代理学诗研究(精)
0.00     定价 ¥ 1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5285189
  • 作      者:
    作者:王培友|责编:荣卫红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著在确证宋代理学诗具备历史客观性的基础上,对其概念意蕴、边际范围等予以界定,对其文化生态、载体形式、呈现形态等予以考察。在此基础上,本著以宋代理学诗的发展历程、诗歌范式、诗性品格等为研究重心,试图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来描述或总结其发展轨迹和阶段性特征,提炼其诗性品格及生成机制,归纳其主体特征及发展流弊,界定其历史地位及文学价值。本著关涉中西文明共同存在着的“自然界”与“道德界”的统一性、“诗”与“哲学”的会通性等文明之“根”或“基石”性重大理论问题,可为国际文明互鉴及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等提供学理支持和成果例证。本著框架合理,引证丰富,论述透辟.识见高明,义理圆通,构建了较为完整、自足的学术研究话语体系。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百多年来学术界对于理学诗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学理逻辑、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代理学诗的历史存在、话语界定及其文化效应
第一节 宋代理学诗的历史客观存在性及其诗作留存数量
第二节 理学诗的存在形态:文人诗、理学诗的共生性及复杂关系
第三节 理学诗、理学诗人、理学诗派:概念辨析及边际范围界定
第四节 宋代理学家交游唱酬活动与理学诗的文化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理学文化思潮与理学诗人的诗歌书写
第一节 儒家之统:明熙之际儒学新变与理学诗之生成
第二节 发明儒学:元靖之际宋学之重义理与理学诗之发育
第三节 深究性理:建隆之际理学思想之发育与理学诗之成熟
第四节 正统之争:乾嘉之际理学学派之分途与理学诗之高峰
第五节 路径之异:开淳之际理学学派之重心差异与理学诗之鼎盛
第六节 流于文史:宝至之际理学之嬗变与宋末元初理学诗之衍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理学诗的诗歌范式及其诗坛反响
第一节 诗学渊源:宋代理学家诗人的多样性诗学渊源及取法范式
第二节 击壤范式:邵雍理学诗的范式价值、诗坛反响及诗史地位
第三节 濂溪范式:周敦颐理学诗的范式价值、诗坛反响及诗史地位
第四节 龟山范式、横浦范式:杨时、张九成理学诗的范式价值及其反响
第五节 晦翁范式:朱熹理学诗的范式价值、诗坛反响及诗史地位
第六节 二泉范式:赵蕃、韩漉理学诗的范式价值及其反响
第七节 语录、讲学和俗体:三种理学诗范式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流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理学基本话语与理学诗的内容或主旨类型
第一节 宋代理学基本话语与理学诗的内容或主旨类型之关联
第二节 宋代理学“观物”话语与理学诗的内容或主旨类型
第三节 宋代理学“孔颜乐处”话语与理学诗的内容或主旨类型
第四节 宋代理学“观天地生物气象”话语与理学诗的内容或主旨类型
第五节 宋代理学“心性存养”话语与理学诗的内容或主旨类型
第六节 宋代理学“尊德性”话语与理学诗的内容或主旨类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理学基本话语与理学诗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宋代理学基本话语与理学诗表达方式之关联
第二节 宋代理学“观物”话语与理学诗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宋代理学“格物致知”话语与理学诗的表达方式
第四节 宋代理学“发明”话语与理学诗的表达方式
第五节 宋代理学“象物比德”话语与理学诗的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理学基本话语与理学诗的诗歌风貌
第一节 宋代理学基本话语与理学诗人审美取向之关联
第二节 宋代理学“巧贼拙德”话语与理学诗的诗歌风貌
第三节 宋代理学“玩物从容”话语与理学诗的诗歌风貌
第四节 宋代理学“气象近道”话语与理学诗的诗歌风貌
第五节 宋代理学“温柔敦厚”话语与理学诗的诗歌风貌
第六节 宋代理学“清淡”话语与理学诗的诗歌风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宋代理学诗的主体特征、发展流弊和文学史地位
第一节 宋代理学诗的作者、生成条件与主要特征
第二节 宋代理学诗的发展流弊与其理学根源
第三节 宋代理学诗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附录:本著章节内容见刊情况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