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篇
第1章 研究背景与关键概念定义
1.1 研究背景
1.1.1 政府研发补贴:应对研发市场失灵的一种政策工具
1.1.2 行为附加性:从全新视角评估研发补贴的效果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关键概念的界定
1.3 预期贡献
第2章 研发补贴政策的国内外实践
2.1 研发补贴政策的国际实践
2.1.1 国际典型研发补贴政策介绍
2.1.2 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的美国、欧盟、日本研发补贴政策
2.1.3 面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研发补贴政策
2.2 研发补贴政策在中国的发展
2.2.1 中国研发补贴政策的发展历程
2.2.2 中国研发补贴的主要类型
2.2.3 中国研发补贴政策发展现状
2.3 本章附录
第3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3.1 政府研发补贴和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附加性的研究
3.1.1 市场失灵和研发补贴的作用
3.1.2 研发补贴的机制
3.1.3 不同形式的研发补贴
3.1.4 关于研发补贴与投入和产出附加性的实证研究
3.2 政府研发补贴与行为附加性的研究
3.2.1 行为附加性的概念与定义
3.2.2 学习视角下的企业行为附加性
3.2.3 行为附加性的实证研究
3.3 行为附加性的中介作用研究
3.4 现有文献评述与研究框架
3.5 本章附录
实证篇
第4章 政府研发补贴能否促进企业的探索性创新
4.1 研究背景
4.2 理论背景和假设发展
4.2.1 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探索性创新
4.2.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研发补贴计划
4.2.3 产业集聚与研发补贴的交互作用
4.3 数据、测量和方法
4.3.1 数据和研究背景
4.3.2 变量选取
4.3.3 方法设计
4.4 实证结果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探索性创新
4.4.3 稳健性检验
4.4.4 替代性解释
4.5 讨论与结论
4.5.1 实践意义
4.5.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4.6 本章附录
4.6.1 产业及地区分布
4.6.2 倾向性得分匹配样本
4.6.3 内生处理效应回归结果
第5章 过犹不及:研发补贴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的双重影响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情境
5.3 研究假设
5.3.1 研发补贴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的双重影响
5.3.2 研发合作和技术能力的调节作用
5.4 数据与方法
5.4.1 数据来源
5.4.2 变量选取
5.4.3 方法设计
5.5 实证结果
5.5.1 描述性统计
5.5.2 假设检验
5.5.3 稳健性检验
5.5.4 进一步检验
5.6 讨论与结论
5.6.1 理论贡献
5.6.2 政策和管理启示
5.6.3 研究展望
5.7 本章附录
5.7.1 倾向性得分匹配样本
5.7.2 产业及地区分布
第6章 研发补贴如何影响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知识创造行为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情境
6.3 理论基础和假设
6.3.1 研发补贴与高科技中小型企业通过大学创造知识
6.3.2 与大学开展研发合作和高学历人力资源的中介作用
6.3.3 科技园区的调节作用
6.4 数据、变量和方法
6.4.1 数据说明
6.4.2 变量测度
6.4.3 研究方法
6.5 实证结果
6.5.1 描述性统计
6.5.2 研发补贴与中小企业通过大学创造科技知识
6.5.3 稳健性检验
6.6 讨论和结论
6.6.1 .理论贡献
6.6.2 实践启示
6.6.3 未来研究方向
6.7 本章附录
6.7.1 倾向性得分匹配样本
6.7.2 工具变量的第一阶段回归
第7章 政府直接研发补贴与贴息贷款对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
7.1 本章研究背景
7.2 文献回顾和假设提出
7.3 数据与方法
7.3.1 数据与研究背景
7.3.2 变量
7.3.3 研究方法
7.4 实证结果
7.4.1 描述性统计
7.4.2 直接研发补贴和贴息贷款对研发产出的影响
7.4.3 稳健性检验
7.5 讨论
7.6 结论
7.7 本章附录
7.7.1 倾向性得分匹配样本
7.7.2 产业及地区分布
政策篇
第8章 结论、理论贡献与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理论贡献:重新审视研发补贴研究的新视角
8.3 实践启示:面向系统失灵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
8.4 我国研发补贴政策的主要问题
8.4.1 补贴设计有待改进,支撑高质量创新的能力相对不足
8.4.2 地方补贴合力不足,难以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8.4.3 配套政策存在缺项,产业生态系统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8.5 我国研发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8.5.1 加强战略需求凝练,强化国家有组织科研
8.5.2 提高补贴统一规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