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工——人类首次合成牛胰岛素
0.00     定价 ¥ 5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9680477
  • 作      者:
    铁流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的长篇报告文学,以科学家科研攻关的极其群像,体现中国科学家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强精神。作品通过分享首次合成牛胰岛素这个故事,向奋战在各条科研战线上的科学家表达真挚的感谢,是他们的博学睿智及默默坚守,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条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没有属于自己的高精尖领域成果,将永远受制于人。以此希望各条战线上的科研工作者,锐意进取,勤奋不怠,学习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展开
作者简介
铁流,1967年10月出生。1984年11月入伍。1998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在海军北海舰队从事文学专业创作多年,现为青岛市文联专业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二届签约作家。
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等国家级大型刊物。有作品入选《中篇小说月报》、《小说月报》等选刊和各种年度选本。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一个民办教师的故事》、《槌下硝烟》、《蓝色畅想》、《中国驱逐舰备忘录》、《支书与他的村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曾获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优秀文学作品奖、首届泰山文学奖、军队优秀作品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1965年,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这是世界第一个人造蛋白质。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蒂塞利乌斯到访中国时说:“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但是人们不能从书本中学到制造胰岛素。你们没有这方面的专长和经验,但成功合成了胰岛素,你们是世界第一。”
1921年,一位参加过二战名叫班廷的加拿大人,从狗器官上提取了分泌物最终命名为胰岛素后的40多年中,多国科学家一直在试图人工合成胰岛素,但都没有成功。
该书是一部关于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胰岛素的长篇报告文学,以人类胰岛素发展为大背景,生动再现了在合成胰岛素历程中扣人心弦、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塑造了王应睐、钮经义、杜雨苍、季爱雪等众多科学家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强的中国精神。时隔50多年,他们催人泪下的过往故事,通过作者饱蘸深情的笔触,以文学的形式第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依然有着强烈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火热的年代
代号601
苏联卫星上天的消息传到国内,传到中国科学家的耳朵里后,很多人都坐不住了。特别是周总理在参观上海科技展览时讲的那番话,更是句句直敲耳鼓,直抵人心。作为中科院上海生化所所长的王应睐,在全院大会上操着一口闽南普通话连声道:“同志们,总理的话句句千斤重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王应睐无地自容!在科研路上,我们要加倍努力,加倍努力啊!”说这话的时候,这位刚过知天命之年的科学家眉头紧蹙,他用炯炯有神的双目看着大家说:“人工合成胰岛素说什么也要搞出来,而且还要快。可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王应睐,自从走上科研这条路那天起,我们对科学的追求从来就没有放松过!为了祖国的科技明天,我们都努力吧!”王应睐这番话,在今天看来好像是口号式的、表白式的,可能还会引起一些人的窃笑,可是,在那个年代,在座的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觉得王应睐的这番话振聋发聩,是鞭策,也很鼓劲!他们都觉得,只有马上付诸行动,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这个时代。多少年后,上海生化所还健在的科学家们回忆起这一幕,还胸怀激荡。
1958年5月14日,也就是那场激动人心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刚召开不久,中国科学院借着八届二中全会的东风,决定开一个向科学大进军、擂响战鼓的大会。中科院地学部、生物学部率先联合召开了一个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动员会,参加大会的有众多科研机构。其间,各路人马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宏伟设想,在热烈的气氛中,会场一角一位科研人员刚报出了自己“根治小麦锈病”的计划,话音还未落,那里就报出了“人造小太阳”的设想。后排几个人小声嘀咕了几句,接着就有人亮出了大嗓门:“我们两年内消灭稻虫,让稻虫一个个都断子绝孙。”会场上一阵大笑后,接着又有人大声喊道:“咱们要与火箭争速度,敢和日月比高低。你们这个项目时间太长了!”话音刚落,那边就憋红了脸:“好,好!我们加快速度,半年,就半年!”
中国科学院的动员会成了擂台会,打气会成了征战会,消息传到上海,中科院的驻沪科研单位也闻风而起。在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后,他们也各自亮出了科研项目: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要尽快研究出活性染料,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植物生物所是“稻草转油”,变废为宝。药物所也不甘示弱,提出了“让高血压低头”。生理所的人道:“这算啥?我们不仅要搞针灸,还要搞经络!”药物所的人说:“我们要让肿瘤让路,全面消灭血吸虫,让它们从此绝迹。”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刚推出宏伟计划不久,毛泽东就在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挥毫写下了鼓舞人心的《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P8-10
展开
目录
引子:一个伟大的“ 奇想 ”
第一章 火热的年代
代号
向高峰挑战
第二章 攻关 攻关
是从零开始的
开始没有欢呼
东风厂往事
第三章 攀登 攀登
小荷已露尖尖角
他们是开路先锋
第四章 一个时代的影像
大协作
我们报喜来了
屋顶会议
第五章 科学没有回头路
进京谏言
聂帅说 ,我给你们打气来了
八肽跳楼
一心一意搞出“ 中国的胰岛素 ”
第六章 向世界报告
科学家的抠门
小白鼠跳起来了
第七章 “剑桥三剑客 ”
大师的磁场
邓小平说,资本主义的奖我们也可以拿
后记 关于称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