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宋诗六十七篇,按感情分为豪壮、悲愤、忧思、沉痛、沉思、奋发、愉悦、讽刺、怨苦、感伤、伤时、超逸、闲适、离情、怀远、欢爱、哀悼、风土、旅情、乡恋二十类。
每篇有“注释”、“作意”、“作法”、“鉴赏”和“补充说明”诸项,从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脉络、层次入手,对诗人的情感和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同时采录相关诗篇、诗本事、前人评论、诗人逸事等,来扩展赏析的视野。
游山西村①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②,丰年留客足鸡豚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④,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⑤,拄杖无时夜叩门⑥。
【注释】
① 山西村:今浙江绍兴鉴湖附近的一个村庄。②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③ 足鸡豚:指有丰盛的菜肴;豚指小猪。④ 社:古俗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社神(土地神),以祈丰年。⑤ 闲:闲游。乘月:趁着月色。⑥ 无时:随时。
【作意】
这是作者闲居在家时写下的描绘山村景色和农家习俗的纪游诗,恰似一幅初春季节江南水乡的风俗画。
【作法】
八句五十六字,每两句都是一幅清新的画面;每幅独立的画面之间,都紧紧相扣,被诗人对农村生活真挚的感情所维系,自然表现出一种融情于景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写于乾道三年(1167)初春。前一年,陆游被加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任所免职回家,闲居在三山村。这是诗人到三山村西面一个村庄游玩时留下的作品。
作者是以客人身份到山西村去的,所以首联便从客人眼中所看到的主人的景况入笔:刚刚获得了一个丰收年成的山西村农民热情好客,以丰盛的菜肴来招待客人。请不要笑话农民家中的腊酒浑浊吧,在丰收之年,他们留客进餐,饭菜准备得实在是很丰盛呢!“莫笑”一句,弦外有音:酒味虽薄,但是待客的人情却非常厚道;下句的“足”字,表达了主人家待客时尽其所有、毫不吝啬的热情与大方。这两句写的是物,但主人那种朴实、纯真、诚恳、热情的心地和情态,不是已经呼之欲出了吗?
颔联写的是景。“重”和“复”都是一重重、一层层的意思,以“山重水复”来描写山与水的曲折幽深,从宏观上给人以风光极为优美的印象。因为山水重叠,曲折往复,才会让游者产生“疑无路”的感觉;又正是因为有了“疑无路”,前面所言的山水转折迂回才格外衬托得突出。下句中用了一个“又”字,表示出一种出乎意料的惊愕、喜悦神态,说明这个村庄是突然出现在诗人眼前的。“疑无路”是虚写,“又一村”是实写,没有“疑无路”,“又一村”会让读者觉得没有来由;反之,如果没有“又一村”,“疑无路”则会显得做作。正是有了这种虚实相间、虚实相生的描绘,读者才会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美丽的“山重水复”的环境之中,体验到诗人那种在“无路”之中发现一个优美的村庄的惊喜之情。这正是此诗艺术上最成功的地方。下句中用了“明”“暗”两字,提炼自北宋陈师道的“绿暗连村柳,红明委地花”。垂柳繁茂,绿叶荫荫,在这“暗绿”的陪衬下,盛开的鲜花自然显得特别明媚娇艳,风光当然也就别具一格了。
颈联写了村中所见的民风民俗。春社日将近,农民要祭祀土地神,箫鼓追随,一群群的乐队来往不断,热闹得很;农民们个个衣冠简洁朴素,保留了淳朴的古风。上句所描写的情景及气氛,实际上与首联中的“丰年”相呼应;下句中的“古风存”,又从衣着特征所反映的精神面貌方面去补充和丰富了首联对于农民朴实、纯真的描写。
所见所闻的一切都给作者留下了极为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他喜不自禁地在尾联中表示了自己的愿望:自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月色前来访问的话,我是会拄着手杖,随时来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若许”用的是探询的口吻,当然不是表示作者真的在那里正儿八经地征求主人的同意,而是把自己的愿望委婉地表露出来。因为农民们的热情、好客在前面已经写得很足,而此联中的“闲乘月”和“无时夜叩门”又再次加强了这种描写:月下走访可以想见往来的频繁;“无时”和“夜叩”则使我们可知作者与农民交往深厚、亲密无间的关系,什么时候来往都是没有顾忌的。全诗至此,物、景、情都已写得恰到好处,诗人对农民纯洁心地和纯朴风俗的赞颂,对农村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由此萌生的对这一切由衷热爱的感情,都由一幅幅图画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补充说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是千百年来被广泛引用的名句。除了因其饱含哲理而在许多境遇中予人以豁然开朗的启迪外,艺术上的成功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描摹这样的景象并非始于陆游,如周晖《情波杂志》中载强彦文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王维的“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蓝田山门精舍》),王安石的“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江上》),但都不及陆游这两句形象、生动、精炼、集中,寓情于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泊船瓜洲①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②,钟山只隔数重山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① 瓜洲:今江苏长江北岸,扬州市南。② 京口:今江苏镇江。③ 钟山:又名蒋山,即南京市东的紫金山。
【作意】
这是作者路过瓜洲时怀念江宁(今江苏南京)住所的诗。
【作法】
诗从写景入手。既有近景,又有远景;既有日景,又有夜景。特别是历来被人赞颂的第三句,用通感手法把只可感触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在写景中透露出喜悦和闲适的心情。
【鉴赏】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船儿泊在瓜洲渡口,和对岸的京口只有一水之隔;而远处我所隐居的钟山,与此地也不过只相隔几重山峦。这两句只写眼前的即景,写得也很平易。但是“一水间”三字写得流畅轻捷,表现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只隔”两字显得轻描淡写,但却可以从中窥见作者对钟山的依恋之情是那样深厚。从船头看瓜洲,望京口,更极目远眺,真是一幅绝妙的长江风景图。
第三句描写了初春时节江岸的明丽春色。春风是一年一度的,现在“又”吹到了江南,江南大地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在春风拂煦之下,白雪消融了,化成了一片碧绿:绿的草,绿的树,绿的禾苗……“绿”字原是形容词,这里放在“又”字之后作动词用,既表现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的吹动,又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江南大地的复苏。以动带静,静态生动,这就是“绿”字的妙处了。如果联系到作者彼时彼地的处境,这个“绿”字或许还不仅仅是形容自然界的景况:他奉诏重新入相,这是皇帝恩德的“春风”。变法事业又有了重振的希望。这当然会引起由衷的喜悦啊!
最后一句,是作者的一种闲适心情的流露。月上中天,万籁俱寂;明亮的月儿啊,你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去呢?在钟山的闲居生活,已经给予他极为美好的印象,虽然仕途上还有一番事业可以大有作为,但是内心深处那种退居林下,终老天年的向往却是始终有着很大的吸引的。以设问结尾,不仅表示了这种向往,也着意渲染了月色之中一种恬静的境界。
【补充说明】
喜爱改诗是王安石的一大特点。他为同时的人改诗,也为古人改诗。《彦周诗话》评论他改谢贞的《春日闲居诗》,将“风定花犹舞”中的“舞”字改作“落”字:“其语顿工”。至于自己的诗,那就更用得上“千锤百炼”四个字了。这首《泊船瓜洲》就是一个例证。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记载:吴中士人藏有这首诗的原稿,初写时是“又到江南岸”,自己圈去“到”字,注曰“不好”,继而改为“过”,又圈去,再改为“入”“满”……这样一共改了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豪壮
夏日绝句 李清照(3)
金错刀行 陆游(6)
书愤 陆游(12)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悲愤
初入淮河四绝句 杨万里(19)
关山月 陆游(25)
过零丁洋 文天祥(29)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林景熙(32)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忧思
伤春 陈与义(37)
次韵尹潜《感怀》 陈与义(41)
冶城 刘克庄(45)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沉痛
示儿 陆游(51)
金陵驿 文天祥(54)
湖州歌 汪元量(5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沉思
对雪 王禹偁(63)
书河上亭壁 寇准(68)
题西林壁 苏轼(71)
登飞来峰 王安石(74)
观书有感 朱熹(76)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奋发
赠刘景文 苏轼(81)
病牛 李纲(84)
正气歌 文天祥(87)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愉悦
游山西村 陆游(97)
早发竹下 范成大(101)
示三子 陈师道(104)
游园不值 叶绍翁(108)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
村豪 梅尧臣(113)
题临安邸 林升(116)
苦寒行 刘克庄(119)
悲愁天地白日昏 路旁过者无颜色——怨苦
汝坟贫女 梅尧臣(125)
君难托 王安石(128)
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感伤
明妃曲 王安石(133)
牡丹 陈与义(138)
州桥 范成大(141)
不能手提天下往 何忍身去游其间——伤时
暑旱苦热 王令(147)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150)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超逸
宿洞霄宫 林逋(155)
戏答元珍 欧阳修(158)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161)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闲适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167)
泊船瓜洲 王安石(170)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173)
山园小梅 林逋(176)
天明又作人间别 洞口春深道路赊——离情
梦游 徐铉(183)
江南春 寇准(186)
示长安君 王安石(189)
九绝为亚卿作 韩驹(193)
我居北海君南海 寄雁传书谢不能——怀远
寄黄几复 黄庭坚(199)
但愿暂成人缱绻 不妨常任月朦胧——欢爱
元夜 朱淑真(205)
陈迹可怜随手尽 欲欢无复似当时——哀悼
悼亡 梅尧臣(211)
思王逢原 王安石(214)
沈园二首 陆游(217)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风土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223)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226)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229)
和李才甫先辈快阁 黄庭坚(23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234)
感春 张耒(237)
江上 刘子翚(240)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242)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旅情
鲁山山行 梅尧臣(247)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250)
忆钱塘江 李觏(252)
泗州东城晚望 秦观(255)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258)
三衢道中 曾几(262)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乡恋
村行 王禹偁(267)
游金山寺 苏轼(270)
诗人小传(275)
再版后记(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