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耘学刊》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年创办的学术集刊,每年一卷两辑。本辑主要有五大栏目。
文学与文化研究,共6篇文章。如《古代文献中的“黄鹄”书写及其文化意蕴》从文学生成的角度探究了“黄鹄”意象的产生及演变过程,并从高洁逸士、神秘祥瑞、游子思乡、妇女守节等四个角度阐释了其文化意涵;《隐喻、意象与疗愈:陆游诗疾病书写的心史意义与自疗意识》对陆游诗歌的疾病书写进行了研究,提出陆游常借疾病的“隐喻”揭示个体的生活困境与生命忧思,同时对“病骥”“病马”“病相如”“病维摩”等意象进行了具体分析。
古代文学研究,共10篇文章。如《早期“诗说”的话语形态——兼论〈毛诗序〉的形成》利用出土文献清华简、上博简、阜阳简中“诗说”的言辞特征和结构方式阐释了早期序诗话语形态;《身份意识与张溥文学复古观念的多元形态》认为,张溥一生曾经历八股选家、文社领袖、馆阁词臣、经史学者等多种身份变化,这使其文学复古观念在不同人生阶段呈现出多元形态,折射出明末文学复古的复杂图景与多重面向;《从乾隆年间韩使燕行录看时人对毛奇龄之接受》从中朝交流的角度论述了明清时期毛奇龄接受之演变,以及乾隆时朝鲜燕行使对毛氏的兴趣及态度,并分析了其原因,指出毛氏学术形象被中朝学者不断重构的过程正是东亚学术思想演进的结果。
现当代文学研究,共1篇文章。《“自反”的历史——沦陷时期李健吾的历史剧书写》分析了《阿史那》与《王德明》这两部李健吾于上海沦陷时期改译自莎剧的剧作在美学形式与主题学层面的自反性“构型”,认为其是李健吾的文学理想与戏剧商业利益折中调和的产物,凝聚着剧作家在沦陷时空下的伦理认知、身世抱负与隐微心史。
文献考辨,共2篇文章。《〈冷斋夜话〉“王安石改苏轼〈胜相院经藏记〉”事考辨》对《冷斋夜话》中“王安石改苏轼〈胜相院经藏记〉”的记载进行了考辨,根据有关史料,通过版本与文义分析,认为王安石当是通过李琮读到苏轼此文并表示赞赏的,但改字之事乃子虚乌有;《方回别集新考》对方回别集《碧流集》、存本《桐江集》、已佚之原本《桐江集》、《桐江续集》、赵节本、《虚谷集》等进行了考证,认为“碧”应作“璧”,已佚原本《桐江集》应有诗有文,存本《桐江集》与已佚之原本《桐江集》名同实异,诸种清抄本改变了元刊本《桐江续集》原貌,已佚的赵节本可通过《新安文献志》略窥一斑,《虚谷集》则未曾存在过。
品书录,共1篇文章。李志远《古典戏曲目录编纂的重新定义——〈清代杂剧叙录〉读后》从杂剧体制与角色扮演,述、考兼用特征,汇录剧作副文本内容极为丰富,尽力丰富版本目录的著录信息等四个方面对《清代杂剧叙录》进行了评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