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本书基于“经济增长分化”的基本现状,以技术进步偏向的经济理论为主线,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内生化和路径选择自主性为目的,遵循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研究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借鉴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技术进步偏向的经济理论来构建生产率提升的一般理论框架及测算方法。二是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偏向的阶段性特征、区域差异性及适宜性进行整体透视,深入剖析技术进步方向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综合历史演变与现实评价,分析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从我国整体、区域和跨国层面进行实证分析,以前瞻性的思路探求我国未来生产率提升潜力程度;四是对我国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区域创新模式演进方向,立足区域协作前提下,从经济发展动力、制度环境、要素禀赋结构等方面探讨生产率提升的预期路径。最后,提出我国总体经济层面、区域层面和跨国层面生产率提升的制度框架和政策取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