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和范围
1.2 比较台语:研究基础
1.2.1 台语支语言:一些主要特征
1.2.2 台语分布
1.2.3 台语的故园
1.2.4 语言归属
1.2.5 内部分类
1.3 比较台语研究的历史回顾
1.3.1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末
1.3.2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1.3.3 20世纪70年代——《比较台语手册》出版前
1.3.4 李方桂的《比较台语手册》
1.3.5 《比较台语手册》出版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
1.3.6 格德尼的《比较台语研究论文集》
1.3.7 研究现状与工作进展
1.3.8 个别方言的深入研究
1.3.9 台语文献
1.4 可行的假设
1.4.1 一般性的假设
1.4.2 基于汉语的定调法
1.4.3 基于泰语的定调法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对李方桂台语分类的评述
2.1 李方桂原始台语构拟
2.1.1 台语的类型学特征
2.1.2 李方桂的原始台语语音系统
2.1.3 声调
2.1.4 李方桂的方言分类标准:声调的分化与合并
2.1.5 元音
2.1.6 台语方言之间语音对应的普遍模式
2.2 北支方言
2.2.1 李方桂所述的北支方言特征
2.2.2 北支方言特征的讨论
2.3 中支方言
2.3.1 李方桂的论述
2.3.2 对中支方言的评论
2.3.3 中支方言小结
2.4 西南支方言
2.4.1 文献学证据
2.4.2 李方桂的论述
2.4.3 对李方桂西南支特征的讨论
2.4.4 西南支的内部分类
2.4.5 西南支小结
2.5 李方桂分类方案总结
2.6 其他方面的深入探讨
2.6.1 李方桂声母构拟再考察
2.6.2 声母小结
2.6.3 关于李方桂构拟原始台语元音的一些思考
2.6.4 元音小结
2.7 总结
第3章 原始台语词汇扩展——对李方桂原始台语同源词构拟的补充
3.1 新泛台同源词
3.1.1 自然与环境
3.1.2 农业词汇
3.1.3 身体部位词
3.1.4 文化信仰、社会活动及其他方面
3.1.5 原来认定为分布不广的同源词在泛台语中的地位
3.2 区域词1方言词:对亲缘分类的影响
3.2.1 北支方言与非北支方言
3.2.2 非西南支方言与西南支方言
3.3 历史比较视野下台语中的否定词
3.3.1 比较研究的材料
3.3.2 讨论
3.3.3 台语否定词与侗水语和汉语的比较研究
3.3.4 关于否定词的总结
3.4 对台语亲缘分类的启示
第4章 古台语咝擦音复合声母的例证及汉台语的关系
4.1 有关现象
4.2 内部例证
4.2.1 语料
4.2.2 咝擦音+/r/
4.2.3 啦擦音+/l/
4.2.4 咝擦音+齿音+流音
4.2.5 咝擦音+舌根音(+流音)
4.2.6 咝擦音十唇音
4.2.7 内部例证总结
4.3 外部例证
4.3.1 侗水语支
4.3.2 黎语
4.3.3 汉语和台语
4.3.4 苗瑶语族
4.4 总结
第5章 台语调类不规则性再探
5.1 调类的不规则性:一些共时的事实
5.1.1 台语不规则调类的一些常见模式
5.1.2 更多的调类不规则现象
5.1.3 一些现代方言中的调类交替
5.1.4 台语调类合并的常见模式
5.1.5 调类的进一步分化
5.2 调类不规则对应的讨论
5.2.1 A调
5.2.2 B调
5.2.3 C调
5.2.4 D调
5.3 总结
第6章 台语词族初探
6.1 引言
6.2 一些台语词族
6.2.1 C-om/um类型
6.2.2 C-n词族
6.2.3 “击打;撞击”
6.2.4 k/t+ on/t类型
6.2.5 p/b-en类型——“木板;扁;片;盘”
6.2.6 “劈开;分开;分离”与“扩散;打开;繁殖”
6.2.7 k-V类型
6.3 总结
第7章 对研究结果的概括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7.1 比较方法在原始台语构拟中的应用
7.2 词汇分类和语音分类:哪一种是更可行的工具?
7.3 历史证据以及一个可能的西北台语支
7.4 未来研究方向:汉台的借词接触、亲缘关系和证据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新增补的原始台语同源词
附录Ⅱ 对《比较台语手册〉部分原始台语声母的修订
作者简介
展开